□ 杨 斌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现代数字科技的深入发展,教育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迫切。将数字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既有助于推进教育内容和形式变革,也有助于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不断开辟数字化新赛道,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能够为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改善基础条件,强化资源保障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不断深入,就继续教育而言,应当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化技术构建集教学管理、交流互动、服务支持等于一体的集成性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继续教育模式、教育载体、教育格局的重塑。在新发展阶段努力摆脱思维惯性与经验主义,借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全过程追踪、动态监测机制,实现对学生需求、学习行为、教师教学成效等数据的伴随式收集、集中管理和智慧分析,为精准教育供给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持。突破时空限制,构建集在线课程、典型案例、活动动态、科研成果等多模块内容于一体的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多元化的服务支持和课程指导。重视校园文化在推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主题策划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并在继续教育官方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实时推送专题性培训项目、课程资源、政策文件等,营造浓郁的终身学习氛围,让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坚守教育初心,强化资源供给
立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成长发展规律,灵活供给、高效育人。即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个性化供给优势,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学习优势和学习偏好,为其差异化制定学习计划,提供素材资源,助力继续教育工作逐渐由知识培育转向素养培育。具体可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喜好,充分用好学习通、慕课、超星等在线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的学习体系以及互动式、多模态的学习模式,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内驱力。还可适时引入新兴技术,创建与继续教育课程知识相契合的沉浸式学习情境和教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知识学习,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强化队伍建设,聚焦素养培育
以供给侧为切入点,切实提升继续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和供给能力。聚焦队伍专业素养培育。开展包括“理论+技能”培训、“案例演练+教学点评”等线上线下混合式的系列培训课程,助力教师顺利实现知识进阶和技能进阶。聚焦队伍数字素养培育。坚持按需培养和精准培育,为教师提供涵盖数字技术与基础应用、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线课程制作、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设计等多轮次、多场景、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助力教师完成从工具使用者向智慧教育实施者的角色转换。聚焦主体协作。以党建共建的方式,强化与其他高校、社会力量、文化机构等的交流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协作联盟,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教学、协同育人搭建平台,助力继续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