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株洲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的株洲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校,自 2017 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湖南省培养轨道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这所民办中职院校依托中国中车、株洲地铁等产业资源,构建了 "教室连着生产线" 的独特办学模式
2023 年凭借 "高铁客运礼仪与服务" 课程团队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实现湖南省民办中职在该赛事零的突破。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学校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建 "3+2" 贯通培养体系,形成从技能习得到学历提升的完整通道。
2025 年学校总招生计划为 1000 人,构建起覆盖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专业集群。核心专业中,铁道运输管理(200 人)、城市轨道车辆技术(180 人)、电气化铁道技术(150 人)构成三大支柱,占比达 53%;信号与通信技术(120 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150 人)、机械制造与维修(200 人)形成配套体系。特色项目包括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 "3+2" 机电一体化技术衔接班(50 人),学生通过转段考核可直读大专;与中车时代电动共建的 "新能源轨道车辆定向班"(80 人),采用 "工学交替" 培养模式,毕业生可优先进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升学就业呈现 "双轨并行" 的鲜明特色。升学通道中,"3+2" 衔接班学生通过综合考核后 100% 升入合作高职,2024 年职教高考中,机械制造专业有 12 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就业方面,学校与中车株洲所、株洲地铁等 20 余家企业建立合作,2024 届毕业生平均获得 3.2 个就业 offer,城市轨道车辆技术专业就业率达 96%,车辆检修岗位起薪集中在 4800-6200 元。值得注意的是,参与 "中国特色学徒制" 项目的学生,第三年即可享受企业发放的生活补贴,实现 "学习即创收" 的良性循环。
校园活动深度融入轨道行业基因。每年举办的 "轨道技能节" 包含动车组模拟驾驶、接触网检修等 12 个实战项目,2025 年新增的 "智能运维挑战赛" 吸引了中车专家现场指导。教师团队在 2024 年湖南省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 1 个一等奖、2 个二等奖,班主任能力比赛更是跻身国赛行列。"铁道安全伴我行" 系列活动通过事故案例推演、应急演练等形式,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日常教学。
招生条件体现行业特殊要求。通用要求为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无纹身及传染性疾病。铁道运输管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服务类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 158cm,男生 168cm 以上,且需通过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电气化铁道技术、机械制造与维修等技术类专业偏好物理基础扎实的学生,色盲色弱者限报。"3+2" 衔接班需参加 "文化 + 技能" 综合考核,中车定向班另设体能测试环节。
截至 8 月 5 日,城市轨道车辆技术、"3+2" 机电一体化班已完成 90% 招生计划,剩余名额不足 30 个;电气化铁道技术、信号与通信技术专业尚有较多选择空间。学校实行 "滚动录取制",建议 8 月 20 日前咨询最新进度,或参加 8 月 16 日的校园开放日。这所深度嵌入轨道交通产业链的职业学校,正为有志于轨道事业的学子铺设从技能习得到产业就业的成长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