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就要开学了,但是娃这个暑假玩嗨了,作业还有不少没写完,气的我肝儿都疼,转头就看见床头那本浪花朵朵的《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随手翻了两页,看着看着,瞬间被戳中我柔软的内心。
咱们总盯着娃要考多少分、拿多少奖,可日子过久了才发现,真正能暖着娃一辈子的,都是那些没刻意记却忘不掉的小破事儿。
是啊,这不就是咱们的日常吗?天天为了作业、成绩跟娃较劲,可静下心来想想,娃长大后能记得的,是你催他写作业的模样,还是一起分享零食、偷偷讲笑话的瞬间啊?这本书没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就用家常话跟你唠,哪些事儿才是娃成长里真该攥在手里的。
书里一共提到了 20 件 “重要的事”,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你想啊,娃成长里能遇到的那些坎儿、那些暖事儿都在这儿了:跟朋友闹别扭咋办?为啥妈妈总爱唠叨?甚至连 “吃啥最香” 这种小事都写进去了。最有意思的是,它没干巴巴地讲,配的插画全是小孩能看懂的萌样儿,比如画 “朋友” 那页,俩小屁孩蹲在地上分一颗糖,一看就想起咱们小时候。
而且有些话题真挺出人意料的,比如专门讲 “鸡蛋火腿煎土豆”,一开始我还纳闷:这吃的咋还成 “重要的事” 了?后来才明白,作者说她儿子就爱这口,因为只有吃这道菜的时候,没人催他写作业、没人管他看电视,那是娃自己的小自由,你瞅瞅,这点小心思,咱们平时哪顾得上琢磨啊?
先说说 “朋友” 这事儿吧,书里写得特实在:“当你生父母和老师的气,生你认识的所有人的气,当你不知道这一天该怎么挨过,心情极度沮丧,这时你身边还有朋友。他只是说一句:嗨,朋双,你也太倒霉了,来。我们去吃个冰激凌,一块儿聊聊。”
哎,你是不是瞬间就想起自己小时候那哥们儿、姐们儿了?我小时候有个发小,我俩上学总一起抄近路,放学蹲在小卖部前分辣条。有次我数学考了 60 分,怕回家挨骂,躲在操场角落哭,是她跑回家偷拿了她妈烤的红薯,塞给我说 “没事儿,下次咱一起补”。
你说,娃成长里要是少了这么个朋友,得多孤单啊?你难道不希望你家娃也能遇到这么个人,能一起分享小秘密,也能一起扛事儿吗?
再聊聊 “妈妈”,这部分我读的时候眼睛都有点热,我想起了自己初为妈妈的情景。
你看啊,娃刚出生那阵儿,咱们天天熬半夜喂奶、换尿布;娃上幼儿园,躲在门口偷偷看他哭没哭;等娃上了小学,又开始操心他跟同学处得好不好、作业会不会写。
可娃呢?总嫌咱们唠叨,有时候还跟咱们顶嘴。但你猜咋着?上次我跟我家娃一起读这页,他突然抬头说 “妈妈,你昨天给我煮的姜汤,我没喝完你还没生气”。
你看,娃其实都懂,就是没机会说。这本书不就是给了娃一个机会,也给了咱们一个台阶吗?
还有 “吃的” 这事儿,真不是小题大做。书里说每个人都有一道 “忘不了的菜”,不是多贵多好吃,是吃的时候能想起事儿。
作者儿子爱吃鸡蛋火腿煎土豆,因为那是他爸出差、妈加班时,自己动手做的,没人管他,能边吃边看动画片,这不就是咱们娃偶尔想要的 “小自由” 吗?你家娃肯定也有这么道菜吧?
我家娃总说 “姥姥做的番茄炒蛋最香”,其实姥姥做的蛋有点咸,番茄也没炒出沙,但娃说 “姥姥每次都把蛋挑给我”。
你看,食物哪是光填肚子的啊,里面全是爱和回忆。等娃以后长大了,在外地工作,想起这口菜,不就想起家了吗?这难道不是吃的给咱们的最大念想吗?
最有用的还是 “痛苦、失败” 那部分,没跟娃讲大道理,就说 “谁还没摔过跟头啊?哭完了爬起来,下次就知道咋走了”。
你说咱们平时跟娃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娃哪听得进去啊?但书里举的例子特实在,没说爱迪生那种大人物,就说 “你搭积木倒了,难道就不搭了?再试几次,说不定能搭个更高的”。
你想啊,娃考试没考好、跟朋友闹掰了、学骑车摔了,肯定会哭会难过,这时候你跟他说 “没事儿,书里说摔了很正常”,比你说 “这点小事别矫情” 管用多了。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娃不听咱们的,却愿意听书里的话?因为书里没训他,是跟他 “聊” 啊。
“跳出自己的影子” 这部分也挺有意思,没讲啥大道理,就说 “你总觉得自己不行的事儿,说不定有人推你一把,你就成了”。
比如学骑车,我家娃一开始死活不敢,说 “我肯定会摔”,结果他爸扶着车尾说 “你只管蹬,摔了我扛着你”,没一会儿就学会了,下来还喊 “原来这么简单!”
书里说 “影子就像你心里的小害怕,你不往前迈一步,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行”。你说,咱们是不是总怕娃受伤、怕娃做不好,反而把娃圈在 “安全区” 里了?
你难道不希望娃能敢点,比如不敢举手发言的时候,能鼓起勇气试一次;不敢学游泳的时候,能愿意下水扑腾两下吗?
其实这本书最棒的不是讲了多少 “重要的事”,是它让咱们能跟娃坐下来好好聊。平时咱们要么忙工作,要么催作业,哪有机会跟娃聊 “你觉得朋友重要吗”“你最喜欢家里哪道菜”?
但拿着这本书就不一样了,你指着插画问娃 “你跟你好朋友也这么玩吗”,娃就愿意跟你说心里话了。上次我跟娃聊 “失败” 那页,娃突然说 “上次运动会我跑最后一名,我怕你说我”,我才知道他心里藏着这事儿,要是没这本书,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现在这社会多卷啊,咱们总怕娃跟不上,报这个班、学那个课,可偏偏忘了教娃啥叫爱、啥叫朋友、啥叫不怕输。这本书就像个 “提醒”,告诉咱们:娃要学的不只是拼音数学,还有怎么过好一辈子。
你想啊,等娃长大了,他可能记不得三年级考了多少分,但他会记得跟好朋友分过的糖、妈妈煮的汤、第一次骑车的快乐,这些才是能陪着他一辈子的东西啊。
说真的,如果你要是有空,真该跟娃一起翻翻这本书。不用急着读完,每天读一页,跟娃唠唠嗑。
你会发现,不是你在 “教” 娃,是你跟娃一起重新学怎么当 “人”,学怎么爱别人,也学怎么接受别人的爱;学怎么面对难过,也学怎么享受开心。
你说,这难道不比多做一套练习题管用吗?
所以,你准备好今晚就跟娃一起翻这书,聊聊那些 “最重要的事” 了吗?
上一篇:掌握这些,国考笔试稳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