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编者按-
教育家的身影,是穿透时代的精神灯塔;三尺讲台的故事,是滋养心灵的永恒诗篇。我们怀着敬意叩响历史之门,寻访老教育家的生命印记。这些泛黄教案里凝结的智慧和白发皱纹中镌刻的坚守,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注脚,更构筑起东北大学育人兴邦的精神谱系。他们以不同姿态共同诠释着:对育人使命的虔诚,对真理追求的炽热,对后辈成长的托举。
这些故事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流动的星河。当我们凝视这些教育长河中闪耀的星辰,看见的不仅是过往的荣光,更能照见肩上的担当和未来的希望。愿教育家精神系列报道成为薪火相传的驿站,让这种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夺目光彩。
他的一生,如拓荒牛般躬耕于教育沃土,以赤子之心点燃学科星火,用无私情怀滋养学子成长。在东北大学文科发展的历程中,他的名字始终与“开拓”“创新”“奉献”紧密相连。他,就是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娄成武教授。
01
筚路蓝缕:拓荒者的学科使命
“1989年秋,娄成武老师身着藏蓝色中山装,目光炯炯,声音洪亮,讲授由他主编教材的《人事管理学》这门课程。他将‘德、能、勤、绩、廉’的抽象理论融入生动的管理案例,令课堂焕发活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张雷回忆道。娄老师讲课风格风趣幽默,引人入胜,很快吸引了全班所有人的目光。班主任朱老师告诉大家,娄成武老师是从政府机关作为人才引进回到学校的,因而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政府官员转型到大学任教,在那个年代还是非常少见的。学生们未曾想到,这位从政府转型而来的教师,将成为改写东北大学文科发展史的领航者。
上世纪90年代初,理工科主导的东北大学文科基础薄弱。1993年,娄成武教授敏锐抓住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提出这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最有生命力的发力点,于是将培育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学院新的增长极。尽管在当时,与综合性大学优越的基础条件相比,在理工氛围极强的东大创办社会科学学科,学校既没有深厚的历史积累,又缺少师资力量,但面对举步维艰的现实情况,娄成武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身体力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自卑以登高,艰难创办起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点亮东北大学公管学科发展的第一盏灯。接着率先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成为全国该专业建设的样板。在国家正式设立公共管理学学科时,娄成武审时度势,认为可以把研究科技政策作为突破口,借助科技哲学学科牵引和工科力量支撑,探索一条具有理工科院校特色的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之路。
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锚定方向之后就要组建能承担使命的师资队伍。娄成武从工科学院引入有管理学相关教学研究经验的青年教师,又从学院融合具有哲学、政治学学科背景的教师,从其他高校引进土地管理、教育管理和社会学人才。当时,在他的一番游说下,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刘武教授放弃了去省人事厅工作的机会欣然加盟。
东大公管学科从积跬步开始就强调定量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注重文理工交叉和多学科融合发展,这其实就是近些年教育部倡导的新文科建设理念。很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公共治理、数字公共治理,公共管理的学科人才们悉数闪亮登场,舞动衣袖奇迹般地从文科土壤瘠薄的东大蓬勃生长起来了。
刚刚从社科系恢复建院的文法学院办学经费非常紧张,娄成武就自己出资万余元为行政管理系购买了全院第一台386电脑。他一家五口人挤在只有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还要赡养两位老人,父亲患有严重的老年病。他是个孝子,放弃去北京国家标准局的工作选择回母校,方便照顾家中老人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那时大学教师的月收入不过几百元,娄成武却能够拿出这么多钱为公家购买电脑,足见其无私奉献精神。学生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很淡然地回答:“当领导的必须有无私奉献精神才行,否则什么好处你都去抢,谁还愿意跟着你干呀!”
02
金声玉振:教育家的治学境界
在娄成武老师这个舵手的引领下,公共管理学科这艘航船从无到有、又有中生优,在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一路开足马力破浪前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批了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成为全国首批24所试办MPA的高校,获得东北大学第一个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和精品课,成为全校唯一斩获几乎所有国家级教学奖项的学院。
娄成武开创性的学术贡献也得到教育部和全国学界同行高度认可,成为全国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首批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是东大公管学人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结果,娄成武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界被称为中国MPA教育之父、中山大学德高望重的夏书章教授评价说:“在全国理工科大学里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东北大学独树一帜!小娄在东北创造了一个奇迹!”“做人第一,学问第二。”这是娄成武对学生的一贯要求。他培养的63名博士、69名学术硕士和194名MPA研究生中,许多人已成为高校学术骨干或党政机关领导。学生们难忘的不仅是他的学术造诣,更是其“亦师亦友”的温情。他常邀请学生到家中聚餐,亲自下厨包饺子,一句“孩子们来了”消解了南北学子的乡愁。
对待学术,娄成武始终秉持严谨与谦逊。他主编的教材获评国家级精品,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成为首批外译学术项目。然而在职称评定中,他两次主动让出名额:“老同志更需要职称,我作为管理者不能争。”学生问及原因,他答:“高徒出名师,是学生带着我进步。”
2004年,娄成武推动东北大学公管学科与日本大阪国际大学建立合作;2013年,他重访哥伦比亚大学,当提着行李走进专家公寓时,娄成武忽然开心地笑了起来,说:“当年我在标准局工作时,为起草中国工业国家标准,被派到这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就在这座小楼里住了半年多,查阅了他们学校图书馆里很多珍贵的资料。没想到今天竟然又故地重游了”。在他的谋划下,学院与美国、俄罗斯等多国高校搭建合作网络,让中国公共管理研究走向世界舞台。
家国情怀贯穿娄成武的一生。2015年9月3日,作为全国高校为数不多、也是东北大学唯一的学者代表应邀进京,他登上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红色观礼台。从北京载誉归来,娄成武却说:“你们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我个人的荣誉啊!我就是生在北镇大市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当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东工读书,才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没有学校对我的培养,没有老师和学生的支持,还有全国学界同行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请你们记住,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不忘来处,方知去处!”
03
鞠躬尽瘁:蜡炬成灰的精神丰碑
学科崛起背后,是娄成武的殚精竭虑,同事见证了他从满头乌发到皤然白雪的变化。娄成武的爱人回忆说,有一天娄成武早晨起来差一点晕倒。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血压过高,高低压差很小,医生强烈要求他至少住院治疗一周,可是他只打了三天滴流就要去出差。在医院做过护士工作的娄成武的爱人手里握着化验单,哭着拦住他说:“老娄,你那血压都高得吓人了!这些指标看上去也太危险了!为了工作你也不能不要命啊!”娄成武挣脱开妻子的手,缓缓解释道:“我自己身体的好坏我能不知道吗?可这是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会议呀,我是会议主持人,还要做主报告,时间已经没办法更改了,我总不能让大家失望吧!”说完拿起行李就去了机场。
2024年,娄成武在丰收的季节悄然离去。怀进鹏部长代表教育部致了唁电,对娄成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业绩给予了高度肯定。而他亲手播撒的种子,早已在祖国大地生根开花——东北大学公管学科跻身全国前列,获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殊荣。
04
薪火相传:精神不灭的永恒灯塔
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学校师德标兵,娄成武一生共培养了63位博士,69名学术型硕士和194名MPA,还有多名海外留学生。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做成好人、做成实事、做成真学问”,教导学生要把“做人”摆在人生第一紧要的位置上。他希望莘莘学子学业大成,在工作岗位上事业大成,学术不断精进,在钻研学问上大成。
娄成武对待教学和科研的态度非常严谨,但是和学生们在一起时却和蔼可亲、亦师亦友。他经常讲:“很多人都说‘名师出高徒’,在我看来应该是‘高徒出名师’。我和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时最快乐!古人说‘学学半’,年轻人的理论视野总会超越我们这些老教师,我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有时甚至是学生带着我在学习。”娄成武谦逊的大家风范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东北大学校园春日的鲜花依旧盛开,娄成武教授的身影却永驻星空。他像暗夜中的微光,继续指引学子前行;他开创的学科沃野,正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孟子说:“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娄成武老师就像是勤勤恳恳的拓荒牛,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躬耕垅亩、焚膏继晷。在蛮荒之地开垦出东大公管学科生长的一片沃野良田。他用心用力饱含爱心地播撒出一粒粒充满希望的种子,然后又华丽变身为一名辛勤耕耘的园丁,不辞辛苦地为这些种子浇水、施肥。如今,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机盎然的田野里处处郁郁青青、鸟语花香。还有无数颗先生亲手放飞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到祖国各地,绽放出了美丽的金色花朵。
人物档案
娄成武(1949.5-2024.9)辽宁北镇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1972年2月至1975年12月于东北工学院材料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11月至1989年3月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沈阳培训中心工作;1989年4月返回学校工作后,历任社科系(文法学院前身)副主任、文法学院副院长、院长;2001年6月至2011年1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公共管理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教学名师。
娄成武长期从事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成就卓著,著作等身,相关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空白,诸多观点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采纳应用,对我国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影响延续至今。于1993年在东北大学创办行政管理专业,仅用十几年时间便带领学校公共管理学科跻身全国一流水平。潜心教学,敦品励行,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政界翘楚、学界才俊和企业精英。
文字 | 张雷
图片 | 文法学院
设计 | 周洛琦
编辑 | 袁国倩
责编 | 白一含 蔡晓淇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