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平县北斗乡,施爱群的名字,既伴随着琅琅书声,也连接着沉甸甸的民意。二十七载坚守讲台,她是学生眼中风趣的语文教师;多年履职尽责,她更是群众信赖的“贴心代言人”。从“三尺讲台”到“履职舞台”,她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担当。
讲台是根基,履职有“底气”
施爱群的履职之路根植于她二十七年的教育耕耘。她的语文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的“一线窗口”。一声“亲爱的学习宝仔”、一次感恩父母的作文实践、一场考前暖心的蛋挞分享……这些教学日常,让她深切感知学生家庭的冷暖与乡村教育的现实难题。学生的作业、家长的电话、课间的交谈,都成为她汇集民意的重要渠道。
面对丈夫病逝,她坚强撑起整个家;自己患病术后初愈便及时重返讲台,笑称伤口为“小擦伤”。这份生活重压下的坚韧与乐观,不仅照亮学生的成长道路,也铸就了她作为人大代表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品格。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责任课”,让她更懂百姓冷暖,履职更有温度与力量。
行动是桥梁,履职显担当
对施爱群而言,当选人大代表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她将教师的细致与代表的使命相结合,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利用课余和假期,她深入调研走访,坚持看实情、听真话,每一本笔记都写满了群众的心声与期盼。
依托扎实的一线实践和乡土情怀,她聚焦乡村教育、教师待遇、留守儿童和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提出多项务实管用的建议,积极推动教师待遇改善、留守儿童关爱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展现出基层代表的智慧与力量。她坚信“代表的价值在于行动”,积极推动政策落地,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选民信任,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使命是双翼,初心照前路
施爱群将教师的“育人”初心与代表的“为民”使命相融合,彼此促进、相得益彰。她把履职中的所见所闻和调研实情转化为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培养公民意识,让教学视野更宽、格局更大。
她以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的奉献,赢得群众真诚的信任,建立起深厚的民意基础。家长和乡亲们都视她为可信赖的“自己人”,愿意向她诉说心声。荣获永平县优秀教师、优秀名师,大理州乡村从教优秀教师、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不仅见证其教书育人的成绩,也折射出为民履职的动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