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开学季,不做焦虑型家长
●专家介绍:陈默,高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约督导。从业30余年,累计基础家庭教育咨询个案超1.5万人次。
陈默:开学季,不做焦虑型家长
“开学第一课”上,高级心理咨询师陈默以“开学季,不做焦虑型家长”为主题,为家长送上了一份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南。
讲座伊始,陈默就点出了当前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焦虑。不少家长坦言,孩子即将开学,担心孩子不适应,忍不住向孩子传递焦虑情绪。对此,陈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剖析了焦虑的根源。
她说,微观上,部分家长陷入“起跑线误区”,过度看重孩子的分数和排名,甚至将孩子与他人盲目比较,总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宏观上,大环境让不少家长感觉身不由己,“不是想卷,而是没办法”成为许多家长的心声。
陈默列举了焦虑家长的典型表现,这类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中学习相关内容占比极高,会不停催促孩子学习,紧盯孩子的作业进度,甚至暑假作业刚布置就逼着孩子立刻完成。还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考完后必问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同桌的成绩。陈默指出,这些行为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长期处于焦虑环境中的孩子,神经会逐渐失去弹性,容易出现抽动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低年级孩子由于认知有限,治疗起来更为困难。”
针对不同学段孩子的家长,陈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家长,要避免给孩子传递“上小学就是苦日子开始”的负面信号,而是要引导孩子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告诉孩子“学习有快有慢都没关系,反正所有大人都会写字”,让孩子以轻松的心态开启小学生活。
初一家长要帮助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要过度干预,给孩子适应和成长的空间。
高一家长则要警惕“竞争焦虑”,要避免强调“必须全力以赴超过同学”“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等内容,而是要祝贺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信任孩子能够做好自我管理。
对于初三、高三毕业班家长,陈默特别提醒,毕业班虽面临升学压力,但家长不必过度紧张,更不要给孩子制造“一考定终身”的焦虑。她强调,高竞争感不等于高竞争力,把学校变成竞争场,会让孩子身心俱疲。“人生是一场长跑,不是短跑,一个人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分数和学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可比性。”
陈默表示,缓解家长焦虑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生命层次。当家长不再只关注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和孩子的分数,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量、艺术鉴赏力和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能力,建立起更广阔的视野,焦虑自然会减轻。“当你在灵魂生活层次上建立起宇宙观,就会发现很多焦虑的事情其实都是‘小菜一碟’。”
讲座的最后,陈默呼吁家长们放下焦虑,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成长环境,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氛围。“家长降低焦虑,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更能让孩子以健康的心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