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ucas
责任编辑 / Asher
今年是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更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深刻意义。
对于国际学校而言,爱国教育并非简单的民族主义灌输,而是需要在跨文化视野中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历史责任感以及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
国际学校的特殊环境要求我们以开放、包容且深入的方式思考爱国教育的核心——如何让学生在全球公民的身份中扎根本土,在历史的反思中塑造未来。
国际学校离不开爱国教育
在国际学校里谈爱国教育?这个话题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很多人下意识会觉得,都把孩子们送进国际学校了,不就是冲着出国去的吗,怎么还要强调爱国呢?
然而恰恰相反,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变成“别人”,而是带着清晰的自我走向世界。留学不是忘本,国际学校也不是“西式教育工厂”。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英文流利却疏于表达中文之美,熟知世界历史却说不清唐宋脉络,那这样的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立足全球”?
所以我们谈的爱国,不是生硬的口号、不是封闭的排外,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文化底气与身份认同。它体现在学生能用英语演讲,也能品味《红楼梦》的悲欢;既能解析全球气候协议,也能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背后的发展智慧。
这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爱国教育——它不回避问题,而是培养思辨;不强调对立,而是倡导理解。要让孩子既看得见北斗卫星、高铁速度带来的自豪,让孩子能够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与价值观。
最终,是要让他们成为有中国根基、有世界眼光;既热爱这片土地,也敢于走向更远的地方的人。所以,爱国从来不是束缚他们的边界,而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
国际学校的爱国教育都是怎么做的
在国际学校这一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爱国教育呈现出独特的目标与内涵,它并非单一的情感传递,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认同、理性认知及全球责任感,使其既具备扎根中国的文化底气,也拥有面向世界的视野与格局。
枫叶国际学校
枫叶国际学校将中国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占比提高至76%,系统性地引导学生从古代四大发明到现代航天成就全面理解中华文明。
同时,在历史课程中借助“淮海战役”等案例,帮助学生辩证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逻辑,从而在文化传承与理性思考中建立对国家的认同。
图源:中国教育报
力迈国际高中
力迈国际高中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通过组织学生深度研读《周易》《诗经》等经典著作,引导他们理解中国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在文化比较中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其在国际对话中担当桥梁角色奠定基础。
图源:北京力迈教育
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
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则通过组织外籍教师参与中文学习与传统节日体验,促进跨文化理解,打破认知壁垒。
同时开展非遗课程、深港合作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球责任感,塑造“最懂中国、面向世界”的人才,体现爱国与承担人类共同命运关怀的统一。
图源:南方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则通过举办“成人礼”等活动,让外教亲身体验汉服礼仪,使中国文化自然融入国际语境。
这种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既扎根中华文明,又能以世界听得懂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当美国教授主动穿着汉服出席毕业典礼时,正是爱国教育最生动的体现:不是单向灌输,而是让世界主动拥抱中国文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这些教育实践都印证了共同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年轻人的观念。让他们既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又具备国际视野;既能理性、辩证地认同自己的国家,又能以开放的态度走向世界。最终目的,是让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作出贡献,共同推动全球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国际学校组织学生观看阅兵
在国际学校这样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成为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各地国际学校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观礼和学习活动,让师生们在共同见证国家历史性时刻的同时,也将爱国情怀与世界视野融为一体。
大连英领国际学校
9月3日,大连英领国际学校组织全体师生集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直播。
图源:大连英领国际学校
维港青藤中学
9月3日上午,在维港青藤中学党支部引领组织下,全校师生(含双A、DSE学部港澳及外籍学生)在室内体育馆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看阅兵仪式”直播。
图源:在维港青藤中学
燎原双语学校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燎原双语将观看阅兵仪式作为新学年“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
图源:燎原双语学校
南昌启华双语学校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砥砺复兴之志,南昌启华双语学校于9月3日上午组织部分师生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图源:南昌启华双语学校
成都外国语学校
成都外国语学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组织全体师生于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集中收看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阅兵仪式直播。
图源:成都外国语学校
海口英雅盛彼德高级中学
9月3日,英雅盛彼德学校普高部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式。
图源:海口英雅盛彼德高级中学
武汉为明学校
9月3日,武汉为明学校师生集体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图源:武汉为明学校
长春市实验中学国际部加拿大高中
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莘莘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9月3日,一个承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光辉历史的日子,长春市实验中学国际部组织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
图源:长春市实验中学国际部加拿大高中
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
9月3日上午,弘科未来学校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与阅兵仪式的直播。
图源:中山弘科未来Ardingly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
9月3日上午,上海阿德科特学校全体师生分区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图源:上海阿德科特AdcoteSH
此次阅兵,除了以上几所国际学校,还有众多其他国际学校纷纷组织学生观看阅兵仪式。
在全球化视野下,爱国教育并非封闭的自我歌颂,而是构建文化身份的重要路径。国际学校借此引导学生既拥有面向世界的胸怀,也葆有对自身文明的认同。它将国家叙事转化为可理解的国际语言,培养的是能进行跨文化对话、却不失精神根基的新一代。这正是当代中国教育自信与开放的生动体现。
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提醒我们,爱国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承历史,更是塑造未来。
对于国际学校而言,这一教育使命需超越地理与文化的边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中寻找平衡。通过历史反思、课程创新与跨文化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一种深层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既不排斥世界,也不盲从狭隘主义,而是扎根于民族记忆、面向人类共同命运的理性认同。
最终,爱国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让学生成为既有文化自信、又能参与全球对话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