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妈妈,我不想上学了!”你的第一反应,决定孩子的未来!
📢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才上初中,甚至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厌学、拒绝上学,整天呆在家里。
这确实让人焦虑又无助。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这样的阶段,别急着责怪自己或孩子。
孩子不愿上学,背后往往有更深层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个常见的情况,以及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怎么做。
🎯 01 在学校被欺负了
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并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感到孤独,甚至被欺负。
想象一下,孩子每天走进教室,没有朋友可以说话,反而可能被同学排挤、嘲笑——这样的环境,哪个孩子会喜欢呢?
我们可以怎么做?
· 耐心沟通:温柔地问孩子:“最近在学校过得开心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 提供支持:如果孩子确实被孤立或欺负,明确告诉TA:“妈妈会帮你,我们一起想办法。”
· 联系老师:与班主任沟通,请老师多关注孩子的处境。很多时候,老师的一次班会、一次鼓励,就能改变孩子的处境。
🌟 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善意,会让孩子重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 02 学习跟不上,挫败感强
有些孩子小学低年级时成绩不错,但进入高年级或初中后,学习难度加大,突然跟不上了。
挫败感越来越强,自然就想逃避。
我们可以怎么做?
· 告诉孩子“竹子定理”:竹子在前4年几乎不长高,但它一直在默默扎根,第5年会以每天30cm的速度生长,仅仅6周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
现在的努力,哪怕暂时看不到成果,也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 陪伴学习,寻找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看看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可以借鉴学霸的学习方法,调整节奏。
· 鼓励 small wins: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肯定,让孩子重新建立信心。
🌟 学习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暂时的落后不代表失败。
📵 03 沉迷手机,逃避现实
很多孩子辍学在家,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
他们不是在对抗学习,而是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现实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快乐。
我们可以怎么做?
· 约法三章,明确规则:
· 每天使用手机不超过1小时;
· 只能在客厅使用,不能带进卧室;
· 睡觉时手机不能放在房间里。
· 提供替代活动:带孩子运动、阅读、做手工,让TA发现现实中的乐趣。
· 延迟满足:小学阶段尽量不给孩子专属手机。
等到TA具备一定的自控力后再考虑。
🌟 孩子的自控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我们的引导和保护。
💡 写在最后
孩子不愿上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孩子“不听话”。
它可能源于压力、孤独、挫败,或是虚拟世界的诱惑。
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倾听、理解,并陪伴孩子一起面对。
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我们立刻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需要知道: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这里,和我一起。”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点赞、转发,关注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