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作为高教资源丰富的省份,江苏在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共有31所高校的530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整体来看,在一级学科的排名层次分布中,34个一级学科位居全国前3%(或前2)、65个一级学科位居全国前7%(或前3)、120个一级学科位居全国前12%(或前4),共507个一级学科上榜。而在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层次分布中,1个专业学位位列全国前3%(或前2)、5个专业学位位列全国前7%(或前3)、8个专业学位位列全国前12%(或前4),共23个专业学位上榜。无论是学科整体情况还是优势学科情况,江苏高校均展现了卓越实力。
视线聚焦到各大高校,其在学科建设上表现出明显的“量”的优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作为全省的“领头羊”,各有45个、43个学科上榜,学科实力数一数二。苏州大学一路高歌猛进,有41个学科上榜。此外,上榜学科数量超过30个的有南京师范大学(33个)。上榜学科数量超过20个的有南京理工大学(28个)、河海大学(27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5个)、江南大学(24个)、中国矿业大学(23个)、江苏大学(20个)。
在今年新增的专业学位类别榜单中,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一展风姿,均有4个专业学位上榜。此外,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各有3个专业学位上榜,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各有2个专业学位上榜,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常州大学各有1个专业学位上榜。
除了“量”多,江苏高校的学科水平还在“质”的方面出类拔萃。
一方面,全省10所高校斩获12个冠军学科。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各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分别是江南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南京大学的天文学首屈一指,斩获全国之冠。同样位列全国第一的学科还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中国矿业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
另一方面,16所高校拥有35个中国顶尖学科。南京大学凭借8个顶尖学科、东南大学凭借6个顶尖学科,数量遥遥领先,彰显两校雄厚的学科底蕴。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各自拥有3个顶尖学科,南京林业大学拥有2个顶尖学科。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位居全国前3%,排名全国第四。
据介绍,本次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学科设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个学科点上榜。排名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学科口径。今年新增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法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4个一级学科的排名,首次发布了艺术学门类下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5个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
为了和当前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高水平学科的认知口径保持一致,软科将全国前3%(或前2名)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将位列全国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作为“中国一流学科”的标准。
近年来,江苏省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新一轮“双一流”部省共建,共同支持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针对江苏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的基础学科,省财政每年给予2.5亿元经费支持建设,积极支持高校基础学科发展。印发《江苏高校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方案》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实施意见》,首批遴选了12个高校学科交叉中心(试点),扎实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聚焦优势突破方向,助力全省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提供强大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通讯员 杜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