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初一到初三初中数学学习提升计划
初中数学学习需遵循 “基础奠基→逻辑进阶→综合应用” 的规律,初一打牢计算与概念基础,初二突破几何与函数逻辑,初三聚焦综合题型与应试能力。以下计划按年级拆分核心目标、学习重点与具体行动,可根据自身成绩(基础薄弱 / 中档 / 高分)灵活调整强度。
一、初一:夯实基础,培养数学思维(核心:计算过关 + 概念理解)
1. 核心目标
- 熟练掌握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准确率≥95%);
- 理解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性质,能完成简单几何证明;
- 养成 “规范书写(如竖式、几何步骤)、主动检查” 的习惯。
2. 学习重点与行动
(1)基础计算:每天 15 分钟 “限时训练”
- 内容:有理数混合运算(含负数、乘方)、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 方法:用 “计算练习册”(如《计算高手》)每天练 10 题,限时 15 分钟,做完后用 “反向验算” 检查(加法用减法验,减法用加法验);
- 纠错:记录 “符号错误、去括号漏乘、移项忘变号” 等错题,标注错误原因(如 “-3×(-2) 算成 - 6,错因:负负得正没记牢”),每周重做 1 次错题。
(2)几何基础:每周 3 次 “图形认知 + 简单证明”
- 内容:线段与角的计算(如角度和差、线段中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 方法:① 用直尺、量角器画图,直观理解 “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 每天做 1 道几何证明题(课本课后题为主),按 “已知→求证→证明” 的格式写步骤,每步标注依据(如 “∵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习惯培养:作业按 “写→查→改” 流程
- 写作业时:计算用草稿纸(按题号分区,不潦草),几何题先画图再解题;
- 检查时:计算查 “符号、步骤”,几何查 “依据是否完整”;
- 改错题:用不同颜色笔标注错误,补充 “正确思路”(如 “移项忘变号,正确应为:2x=5-3”)。
二、初二:突破逻辑,攻克几何与函数(核心:几何证明 + 函数应用)
1. 核心目标
- 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 / 轴对称、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 能独立完成几何证明(含辅助线添加),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利润);
- 建立 “知识点关联” 思维(如 “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一次函数→数形结合”)。
2. 学习重点与行动
(1)几何突破:每周 4 次 “全等 + 轴对称” 专项训练
- 内容:三角形全等判定(SSS/SAS/ASA/AAS/HL)、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应用(如最短路径);
- 方法:① 整理 “全等证明模型”(如 “手拉手模型”“一线三垂直模型”),每类模型配 2 道例题,总结 “辅助线添加规律”(如 “遇中点连中线,遇角平分线作垂线”);② 每天做 1 道中档几何证明题(如《几何辅助线专项》),先独立思考 10 分钟,卡壳时看 “模型提示”,不直接看答案,做完后对照答案补全步骤。
(2)函数入门:每周 3 次 “一次函数” 练习
- 内容:一次函数解析式求解(待定系数法)、图像性质(k/b 的意义)、实际应用(如 “路程 = 速度 × 时间” 转化为函数关系);
-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