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雄安疏解高校的建设又有新的进展、北京多所高校“官宣”新学院……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推送了最新动态,一起来了解吧!
新进展
4所高校正加快建设
5所高校明确选址用地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4所在京高校。这4所高校均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目前4所高校建设已全面进入施工高峰期,预计2027年实现整体投用。
北京科技大学
10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1-2#、1-3#、1-4#、1-5# 四栋学生宿舍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本次封顶的四栋宿舍楼包含两栋本科生宿舍和两栋硕士宿舍,建成后将为4500余名学生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住宿环境。钢铁书院和综合楼也将陆续实现封顶。
北科大第一组团项目预计11月实现全面封顶,2026年9月项目竣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占地面积约2200亩,共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分为首开项目、三个组团和国家林草种质设施保存库(雄安)项目。其中,首开项目已于2024年7月23日建成投用,校区规划建设团队入驻办公。
9月29日,北林大雄安校区一期工程+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所有建筑82.88万㎡ 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率先实现一期工程建筑100%开工。
北林大雄安校区第二组团总建筑面积49.85万平方米,定位“公共建筑组团”,涵盖图书馆、体育馆、数据中心、教学科研用房等。目前,全部标段完成招标,全面施工即将启动。第三组团由市政、能源、电力、燃气、园林景观和智慧校园六个专项工程组成,将力争今年具备开工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总占地1600亩,其中建设用地1200亩,总办学规模为20000人,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1.89万㎡,满足10251名学生的基本办学及科研平台的建设需求。
7月18日,地大雄安校区首栋建筑——综合服务楼主体结构封顶。该楼建筑面积8626平方米,将承担地大雄安校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的综合管理和集中保障功能,并提供后勤相关功能用房和办公用房。9月30日起,地大(北京)现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雄安校区校园建筑、广场、生态湖、道路命名征集活动。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占地面积约2600亩,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以后可以容纳近20000名学生,二期建成以后将承载36000名学生。
9月12日,“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正式落地雄安新区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中区东南角,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计划于2028年完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最新消息,除了首批4所高校雄安校区正加快建设外,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5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已明确选址用地,正在编制总体规划建设方案。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高校的最新进展吧。
新学院
北京多所高校“官宣”
近期,北京多所高校迎来喜讯。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相继官宣成立新学院。新学院聚焦绿色能源、网络安全医学技术、国际健康、碳中和等领域,旨在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北京工业大学
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新学院
10月12日,北京工业大学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揭牌成立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新学院,构建起覆盖战略关键领域、衔接国家需求与区域发展的学科新矩阵。
新能源学院将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整合多学科资源,聚焦新能源生产、存储与利用效率提升,突破关键材料与器件瓶颈,助力北京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学院瞄准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微纳芯片与制造等研究方向,重点建设集成微纳芯片工艺平台。人工智能学院将打造“AI+”交叉学科体系,聚焦跨媒体智能与模式识别、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模型技术等,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密码学及应用等方向,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输出基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教融合示范区。
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
9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举办首都未来医学技术大会,成立医学技术学院。新学院整合了该校医学影像技术等5个医学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致力于推动医工、医理深度融合,构建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
医学技术学院内设的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已招生多届。该校于去年获批医学技术专业硕士点,今年起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及健康数据科学专业硕士。
北京语言大学
中美国际健康学院
今年9月,北京语言大学中美国际健康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该学院是北京语言大学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地点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学院开设本科学历教育(学士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含外国硕士学位教育)和外国博士学位教育。其中,本科专业为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学制四年),硕士专业为语言病理学(学制三年)、应用心理(学制两年)和工商管理(学制两年、单证只授予美方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专业为视光学(学制四年、单证只授予美方视光学博士学位)。
北京科技大学
碳中和学院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布局,今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碳中和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碳中和学院院长毛新平表示,学院将按照学校《面向二〇三五世界一流大学“钢铁脊梁”奋进计划》总体部署,以跨学科融合为抓手,聚焦钢铁工业碳中和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搭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力争成为推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学校正式开设了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为该专业量身打造了“碳中和创新班”,通过工科试验班类(卓越工程人才)面向全国招收50名学生。学生完成学业后,将授予材料科学与工程(碳中和)或冶金工程(碳中和)学位。
延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