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幼儿园举行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试点园阶段成果展示
在第十一届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交流会在重庆开幕之际,10月20日,大渡口幼儿园举行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试点园阶段成果展示。
现场调研。曾英豪摄
赖天利介绍特色课程文化。曾英豪摄
在大渡口幼儿园半岛逸景园,大渡口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赖天利向大家介绍了集团发展史和“渡美文化”。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试点园,大渡口幼儿园此次展示以“奠基教育强国,新教研助推学前教育走新路”为主题,向与会者展示了“流动式儿童博物馆”课程这一园本特色课程,园方将该理念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以促进科学教育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发展为目标,构建流动式主题博物馆,包括科学学习圈、科学活动坊、科学生活链、科学共享吧、科学拓展室、科学俱乐部、科学园所文化和科学探索平台。教师从“认知一探究一拓展”的幼儿学习发展轨迹出发,探索“问题导向一任务驱动一思维发展一多元反馈”的科学教育实践“四维矩阵,通过资源的整合和科学文化的浸润,构建起多域统合、多层重构的科学教育实践载体。
幼儿在“流动式博物馆”玩耍。曾英豪摄
幼儿在“流动式博物馆”玩耍。曾英豪摄
在朵力迎宾园现场,大家看到班级和公区博物馆内容随主题和幼儿兴趣而变化更新,突出博物教育。在不同的班级区,孩子们摆弄着国画、木工、泥塑、搭建、电动模型等,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沉浸其中。大渡口幼儿园教育集团副园长、朵力迎宾园执行园长胡晓向大家介绍了“流动式儿童博物馆”如何赋能幼儿园科学教育。该课程以科学启蒙为主题活动奠基,以“科学+”为项目活动拓展,以 STEAM 理念为融合课程赋能,从“立足领域”到“打破领域”最终走向“超越领域”的课程升华路径。园方以游戏为手段,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真正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学习。
据了解,大渡口幼儿园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园优势,打破园际壁垒,成立“区域游戏核心组”,通过核心组的研讨与实践,开发了四维可视化工具,覆盖游戏全流程。构建“标准化成果+个性化案例”共生库,不仅推动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更构建了“资源共享、经验共生、质量共进”的集团化发展生态。
徐志国点评课程展示。曾英豪摄
在专家点评环节,江苏省学前教育数字化专委会副主任徐志国肯定了大渡口幼儿园现场的课程展示和汇报交流成果。他表示集团的“渡美”教育是幼儿园在当下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哲学思考,该园的教育者做到了思考在日常怎样描绘“渡美”文化中的美、到底要开展怎样的教育以及如何在教育中踩中幼儿的节奏。他谈及大渡口幼儿园的课程展示给了大家很深刻的启发,启迪大家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重视五个方面: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要支持幼儿探究试错的行为;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和同伴互动对话;让幼儿参与班级与其有关的所有决策。
赖天利表示,当今时代科技突飞猛进,深入生活每个角落,也深刻影响着幼儿的教育环境和成长需求。面对未来,她谈到,大渡口幼儿园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试点园,将积极承担起基层实践者的责任,致力于将“科学精神这一探索真理的薪火、创新意识这一驱动变革的源泉,与实践能力这一知行合一的根基”有机融入保教全过程,为培养乐于探索、勇于创造、善于合作的时代新人贡献“大渡幼教”的实践方案。(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