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在集团初中部淬真楼六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体育中考研讨会。会议以“聚焦体育中考新趋势,优化备考策略与教学实践”为主题,旨在深入把握2026年深圳体育中考政策改革核心,系统探索具有深外特色的体育备考路径与教学实践,全面提升集团各初中校部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中考成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深外集团校领导、各成员校初中校部负责人及全体体育科组长、备课组长参加会议,共同研判集团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趋势。

高位引领
明确方向,凝聚共识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初中部执行校长石凤祥在致辞中表示,体育是“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响应国家体育教育战略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石校长认为,面对2026年体育中考政策进入关键调整期,项目设置、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均有新变化,如何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探索高效备考路径,实现日常锻炼与中考备考的双赢,是集团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他期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凝聚集体智慧,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寻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的育人目标。
专家解读
深度剖析,点拨迷津
研讨会还特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黄镇敏、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研员王俊璎两位专家进行专业指导。黄镇敏老师分享了在新形势下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刻感触。他认为,集团化办学应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的优势,围绕国家新要求进行变革。体育中考作为评价改革的重要指挥棒,其导向应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而非简单的应试。课堂教学是基础,大课间等活动是关键,体育育人是目标,应协同推进。
王俊璎老师在《新中考政策背景下体育教学实施的建议》专题报告中,系统分析了新中考体育的核心变化,包括考试项目增多、引入过程性评价、部分项目标准调整等。同时,她也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应试化倾向、学生兴趣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课程整体设计、推行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课内外有机结合。王老师还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生动展示了这些建议在提升学生技能、兴趣和团队精神方面的成效,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会议期间,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体育中心主任杨帆代表学校向黄镇敏、王俊璎颁发聘书,特聘其分别为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体育教学指导专家和体育中考指导专家。
他山之石
经验分享,互鉴共进
在经验分享环节,深圳市仙田外国语学校体育科组长邓国田老师分享了该校基于选项教学的备考实践。该校实行“包班教练制”,学生初一选课,教师一带三年,负责其技能与体能的双达标。面对新中考,他们将初三的5节专项课调整为“3+1+1”模式(3节专项、1节体能、1节考试规则学习或比赛),并计划逐步过渡到“3+1+比赛”,以赛促学,激发内驱力。学校通过月度测试、质量分析、课间分项训练等形成闭环管理,确保课程与中考的有效衔接。邓老师强调,课程设置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技能,享受运动,而非仅为应试。
集团内部经验交流环节,各初中校部备课组长依次分享了各自的备考策略与思考——
初中部倪华妹老师介绍了基于学校场地、师资现状,精心开展适宜项目(如跳绳、篮球、排球)、实行行政班教学、家校协同等有效做法;龙华学校齐桥老师分享了通过课堂分层训练、大课间专项练习(跳绳、排球)、课后薄弱生辅导、家校合作打卡等方式促进体育成绩整体提高的经验;宝安学校雷凯睿老师提出了“科学备考,提质增效”的目标,设定了较高的满分率期望。面对,并计划通过调整教学方向、实行合班课教学、鼓励自购器材、组织班级比赛、强化家校联动(如跳绳APP打卡)等路径应对排球发球稳定性等挑战;光明学校陈梓杰老师针对毕业班的规模,详细规划了基础期、强化期、巩固提升期和冲刺模拟期的训练重点,强调数据跟踪与个性化选项指导;龙岗学校张睿栋老师分享了作为新校区的探索经验以及合班分项(篮球、足球、羽毛球)轮换教学与模块选项课的规划;坪山学校管钦鹏老师则回顾了办学初期条件艰苦时的应对策略,介绍了“每人一球、每月一测”等具体做法,以及根据校区变化调整大课间内容,利用有限条件创造性开展教学的情况。
各校部的分享策略体现出对体育中考的高度重视、对学情的深入分析以及对科学备考的不懈追求,展现了深外集团体育教师团队的敬业、智慧与凝聚力。
总结展望
整合路径,协同前行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体育中心主任杨帆在总结中指出,此次研讨会是集团体育工作的一次创新与深化,旨在统一思想、目标与方向。他结合专家报告与各校分享,提炼出体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兴趣培养是起点,技能传授是核心,终身受益是目标。他呼吁体育教育应超越应试,转向素养培育。
针对各校部汇报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如经费、师资、场地)及备考项目趋同现象(侧重跳绳、排球、篮球等),他建议制定贯穿初中三年的整体教学与备考计划,以此为依据向学校争取更有力的资源保障;并积极探索体育课统一排课、选项走班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专项特长,满足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能。
杨主任提到,体育中考研讨会将作为集团体育中心的常态化工作,每年轮流在各校区举办,并鼓励校部间加强日常交流互访,共同进步。他最后表示,集团体育中心将致力于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汇聚近300名体育教师的磅礴力量,推动深外集团体育教育事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移步操场,观摩了初中部的体育课开展情况,实地感受了深外学子的运动风采与教学实践成效。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深外集团应对2026年体育中考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更是一次对体育育人本质的深度回归与价值重塑。它标志着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在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展望未来,深外集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优化备考策略,彰显名校担当,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体育教育发展贡献“深外智慧”与“深外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谢粤蕾 通讯员 韦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