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灼热,也比不上孙家客厅里那份冰冷的失望。
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235分。
这个数字像一把生锈的钝刀,狠狠地剐蹭着母亲李娟最后一丝期望。
她所有的付出与憧憬,在女儿孙晓梦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神秘的表情下,彻底化为了无法抑制的怒火。
然而,就在风暴将至的顶点,孙晓梦却做出了一个让母亲彻底愣住的举动。
她轻轻按住母亲因愤怒而颤抖的手,声音异常沉稳。
“妈,别急。”
第一章:冰冷的分数与灼热的期望
窗外的知了聒噪地鸣叫着,撕破了夏日午后的沉闷。
但对于客厅里的李娟来说,所有声音都消失了。
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手机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235。
血,一下子涌上了头顶。

耳边嗡嗡作响,视线都有些模糊。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死死钉在站在面前的女儿孙晓梦脸上。
那张脸清秀白皙,此刻却看不出丝毫的慌乱与愧疚,只有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
甚至。
嘴角还似乎藏着一抹极淡的、让人难以理解的弧度。
“多少分?”李娟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最后一丝不敢置信的侥幸,“你再说一遍,你考了多少分?”
孙晓梦抿了抿嘴,视线微微下垂,落在那惨淡的分数线上。
“235分。”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无比,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死寂的湖面。
“235……235分?!”李娟的声音猛地拔高,尖利得几乎破音,“孙晓梦!这就是你寒窗苦读十二年交出的答卷?!这就是我对你全部期望的结果?!”
她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因为动作太急,眼前甚至黑了一下。
她扶着额头,身体微微摇晃。
“妈!”孙晓梦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想扶她。
“别叫我妈!”李娟猛地甩开她的手,指着屏幕,手指都在剧烈颤抖,“你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平时模拟考再差也没低过四百分!怎么一到真刀真枪的高考,你就给我考出这么个丢人现眼的分数?!”
愤怒和失望像岩浆一样在她胸腔里翻滚、喷涌。
为了女儿的高考,她牺牲了多少?
三年陪读,辞掉了上升期的工作,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补充营养,关心备至,生怕有一点闪失。
她记得每一个深夜她端去书房的牛奶,记得每一次模拟考后小心翼翼的分析,记得自己强压着焦虑挤出笑容说“没关系,下次努力”。
她牺牲了自己的事业、社交、甚至整个人生重心,全部押注在女儿的高考上。
可结果呢?
235分。
别说一本二本,连个好点的大专都悬!
这分数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她脸上,把她所有的付出和幻想都打得粉碎。
“你说话啊!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啊?!”李娟的胸膛剧烈起伏着,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混合着滔天的怒火,“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这辈子可能就完了!只能去上个野鸡大学,或者干脆出去打工!你对不起我!更对不起你自己!”
孙晓梦站在那里,垂着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她依旧沉默着。
这种沉默,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对抗,彻底点燃了李娟最后仅存的理智。
第二章:积压的火山与无声的引信
“我起早贪黑地伺候你,给你陪读,我图什么?不就图你能有个好前程吗?!”
李娟的声音带着哭腔,积压了数年的压力、焦虑和委屈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你张阿姨家的儿子,去年考了六百多分,上了重点!你刘叔叔家的女儿,艺术生,文化课也过了线!我呢?我出去和别人聊天,我都不敢提孩子的学习!我怕丢人!现在我更丢人了!235分!你怎么考得出来的?!”
她越说越激动,猛地抬手,狠狠一巴掌拍在面前的实木茶几上!
“砰!”
一声巨响。
桌面上放着的水果盘被震得跳了一下。
孙晓梦的身体也随之猛地一颤。
她终于抬起头,看向母亲。

母亲的脸色煞白,眼圈通红,里面是破碎的失望和疯狂燃烧的怒火。
那种眼神,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她知道母亲付出了多少。
她也曾无数个夜晚熬到凌晨,也曾刷题刷到呕吐,也曾因为一次成绩下滑而恐惧得睡不着觉。
但她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一个此刻还不能说出口的理由。
“妈,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她试图开口,声音有些发干。
“不是我想的那样?那是哪样?!”李娟根本听不进去,她已经被情绪完全吞噬,“你就是没努力!你就是最后松懈了!你就是故意气我的!是不是?!你是不是觉得我管你管得太多了?你用这种方式报复我?!”
她开始口不择言,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都借题发挥出来。
丈夫的不作为,工作的失落,人际关系的攀比……所有怨气都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倾泻在女儿这个“不争气”的高考分数上。
“我真是白养你了!白费了这么多心血!早知道你是这样,我当初……”
“妈!”孙晓梦猛地提高了声音,打断了母亲即将出口的更伤人的话。
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痛楚,但更多的是一种急切,一种想要阻止事态彻底失控的迫切。
李娟被女儿突然拔高的声音喝得一愣。
随即是更大的愤怒。
她居然还敢顶嘴?
做了这么丢人的事,她居然还敢用这种语气跟自己说话?
李娟气得浑身发抖,目光扫过桌面,猛地抓起一个玻璃杯,就要往地上砸去!
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
第三章:隐秘的筹备与爆发的临界
就在杯子即将脱手而出的那一刻!
孙晓梦动了。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害怕地缩起肩膀,也没有哭着认错。
她反而一个箭步上前,不是去抢杯子,而是一把按住了母亲另一只死死攥着拳头、剧烈颤抖的手。
动作快而稳。
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果断。
李娟甚至能感受到女儿手上传来的微凉温度和坚定的力道。
这和她预想的反应完全不同。
她愣住了,砸杯子的动作僵在半空。
孙晓梦直视着母亲充满怒火和泪水的眼睛,她的呼吸也有些急促,但眼神却异常清亮,甚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光芒。
“妈。”孙晓梦的声音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沉稳,有一种奇异的抚慰力量,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您先别急。别砸东西,小心伤到自己。”
李娟彻底懵了。
女儿的反应完全超出了她的剧本。
不哭,不闹,不认错,反而来安慰自己?还让自己别急?
235分啊!她怎么能不急?她都快急疯了!

这反常的平静,这不合时宜的关切,像一盆冷水,稍稍浇熄了她一点沸腾的怒火,却带来了更深的迷茫和不安。
“你……你……”李娟张着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骂下去。
孙晓梦趁着母亲愣神的功夫,轻轻地将那个险些罹难的玻璃杯从她手里拿了出来,小心地放回桌上。
然后,她做了一个更让李娟意想不到的动作。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身走向自己那个放在墙角的、沉甸甸的书包。
李娟的目光下意识地跟着女儿。
她看到孙晓梦熟练地打开书包最外面的夹层,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大大的、硬质的白色信封。
信封很干净,一角似乎印着某个徽章式的图案,但因为距离和角度,看不真切。
那是什么?
不像是什么辅导班的广告传单。
孙晓梦拿着那个信封,转过身,重新走向母亲。
她的步伐很慢,却很坚定。
每一步,都像踩在李娟混乱的心跳上。
客厅里只剩下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以及李娟尚未平息的、粗重的喘息。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
暴风雨前的寂静。
李娟看着女儿一步步走近,看着她脸上那种复杂难辨的表情——有紧张,有期待,有豁出去的释然,甚至还有一丝……胜利在望的微光?
她完全被搞糊涂了。
怒火还在胸腔里堆积,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吊起来的好奇和隐隐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
那信封里,到底是什么?
和高考有关?
235分之后,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用这种表情和姿态拿出来的?
孙晓梦终于走到了母亲面前。
她停下脚步,再次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双手将那个白色的信封递到了李娟的面前。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紧紧盯着母亲。
“妈,”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鼓点一样敲在李娟的心上,“您先别生气。看看这个。”
第四章:意想不到的转折与悬而未决的答案
李娟的目光死死盯在那个信封上。
她的心跳莫名地开始加速。
愤怒、疑惑、一丝荒谬的可笑感,还有那该死的、不受控制升起的微弱希望,交织在一起,让她的大脑一片混乱。
她几乎是机械地、带着一种质疑和戒备,接过了那个信封。
触手有点硬,里面似乎装着不止一张纸。
信封的封口处,是封好的。
正面,清晰地印着几行字。
当李娟的视线聚焦在那几行字上时,她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她的呼吸骤然停止了!
收件人,清清楚楚地打印着:孙晓梦 同学。
而寄件单位——
那是全国顶尖的美术学院之一!
是她当年极力反对女儿去报考、认为那是“不务正业”、“没前途”的艺术院校!
是孙晓梦曾经偷偷提过无数次、却被她以“文化课成绩不能落下”为由严厉驳回的梦想之地!
怎么会?

她什么时候……
一个荒谬绝伦、却又唯一能解释眼前一切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中了李娟!
她猛地抬头,像是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女儿一样,看着孙晓梦。
孙晓梦站在那里,腰板挺得笔直,毫不回避地迎接着母亲震惊的目光。
她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平静伪装,而是露出了底下隐藏已久的、如岩石般坚定的内核。
李娟的手开始发抖,比刚才愤怒时抖得更加厉害。
她几乎是粗暴地、手忙脚乱地撕开了那个质量很好的信封封口。
指尖因为颤抖而有些笨拙。
终于,里面的东西被抽了出来。
那不是一张纸,是好几张。
最上面,是一张制作精美、质感厚重的卡片。
巨大的、庄重的校徽下方,是几个遒劲有力、仿佛带着光芒的烫金大字:
录取通知书
“孙晓梦同学,恭喜你已被我校XX专业正式录取……”
下面的字,李娟已经看不清了。
她的视线完全模糊了,大脑嗡嗡作响,一片空白。
235分……
顶尖美院的录取通知书……
这两个极端到魔幻的现实,同时摆在眼前,让她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
她猛地看向女儿,声音飘忽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极度的难以置信和一种即将崩塌的震撼:
“这……这是怎么回事?!你什么时候去考的专业课?!这通知书……是真的吗?!你到底……做了什么?!”
第五章: 隐藏的战役与孤注一掷的选择
面对母亲连珠炮似的、充满震惊的质问,孙晓梦的眼中终于泛起一丝涟漪。
那里面有心酸,有委屈,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她看着母亲几乎拿不稳那张轻薄却重若千钧的通知书,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从您坚决反对我学美术,撕掉我第一张素描稿的那天起。”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李娟猛地想起,那是高二上学期的一个周末,她在打扫女儿房间时,从床底下拖出来一个厚厚的画夹。

里面不是习题册,而是满满的人物素描、风景水粉,还有几张设计草图。
画得……很好,甚至可以说极具灵气。
但她当时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头顶。
她认为女儿在不务正业的事情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她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的暴怒,如何撕碎了那几张女儿视若珍宝的画稿,如何严厉地警告她收心,必须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去。
她记得女儿当时苍白的脸和噙满泪水却倔强地没有落下的眼睛。
原来,从那天起,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只是她,作为母亲,对此一无所知。
“你……你……”李娟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从那天起,”孙晓梦继续说着,语气平静却带着巨大的力量,“我就知道,我的路,必须我自己去闯,哪怕是用一种您无法理解的方式。”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孙晓梦向母亲揭开了一个隐藏了近两年的秘密。
她如何在好友的掩护下,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偷偷去参加昂贵的专业课培训。
学费是她用压岁钱、省下的伙食费,以及后来偷偷在网上接一些简单的设计稿赚来的钱支付的。
她如何小心翼翼地收集各大美院的招生简章,如何在不被母亲察觉的情况下,请假去外地参加一场又一场的专业课校考。
如何在那段日子里,像一個特工一样,在母亲眼皮底下周旋,维护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何在学校里拼命压缩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以维持文化课成绩不至于下滑得太厉害,以免引起母亲的怀疑。
如何在无数个深夜里,等母亲睡下后,才敢拿出画板,继续练习,常常画到手指抽筋,眼睛酸涩。
“我知道文化课成绩可能会受影响,但我算过了。”孙晓梦的眼神锐利而清醒,“这几所顶尖美院,更看重专业排名。只要我专业成绩足够拔尖,文化课只要过线就可以。而艺术生的本科线,三百多分就足够了。”
她深吸一口气。
“235分,是没达到普通本科线,但远远超过了艺术类本科的文化课录取线。而我……”她的目光落在那份录取通知书上,语气带着自豪,“我的专业成绩,是全国第17名。”
全国第17名!
李娟像是被重锤击中,踉跄了一下,跌坐在沙发上。
手里的录取通知书变得滚烫。
她回想起女儿高三这一年,似乎是比以往更沉默了些,偶尔会露出疲惫的神色,她只当是学习压力大,变着法给她补身体。
她回想起有几次周末,女儿说是去同学家一起复习,她甚至还欣慰女儿知道主动找学习伙伴。
她回想起查分前女儿那异乎寻常的平静,那不是麻木,而是……心中有底?
所有被忽略的细节,此刻全都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让她震惊且无比陌生的画卷。
她的女儿,在她高压政策的围追堵截下,竟然独立策划并完成了一场如此惊心动魄的“突围”!
而她,却一直沉浸在自己“我为你好”的剧本里,对女儿真正的梦想和努力一无所知,甚至差点亲手将其扼杀。
第六章:破碎的重塑与新的起点
长时间的沉默。
客厅里只剩下李娟粗重逐渐变为缓慢的呼吸声。
她低着头,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份录取通知书。
烫金的字迹灼烧着她的眼睛。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她的声音沙哑,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愤怒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空洞和茫然。
“告诉您?”孙晓梦轻轻笑了一下,带着点苦涩,“您会给我说下去的机会吗?您会相信我能做到吗?您只会用更坚决的方式,阻止我‘走弯路’。”
一句话,噎得李娟哑口无言。
是的,她会。
她一定会。她会认为这是异想天开,是不知天高地厚,会用更严密的方式看管她,直到她“回归正途”。
女儿太了解她了。

了解她的固执,她的强势,她的不容置疑。
所以,女儿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孤独,却也最有效的路——用事实说话,用结果证明。
李娟抬起头,重新审视着站在面前的女儿。
她突然发现,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长得这么高了,眼神里的光芒不再是孩童般的依赖,而是带着独立思想的倔强和坚定。
这场她自以为掌控一切的战争,她其实早就输了。
输给了女儿的坚持、智慧和勇气。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舵手,掌握着女儿人生的航向。
却没想到,女儿早已偷偷学会了游泳,并在深水下,自己开辟了新的航道。
良久。
李娟长长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那口气里,带走了她所有的怒火、委屈和坚持。
她颤抖着手,极其轻柔地、仿佛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般,将那份录取通知书重新抚平,仔细地、一遍遍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全国第17名。
录取专业是她女儿热爱的。
学校是她无法否认的名校。
虽然过程让她心惊胆战,虽然方式让她难以接受,但结果……却是一个她无法反驳的、闪闪发光的结果。
她抬起头,眼眶依旧红着,但里面不再是愤怒的火焰,而是复杂的水光。
有震惊,有后怕,有愧疚,也有一种……被强烈冲击后、被迫重新生长的认知。
“你这孩子……”她开口,声音哽咽,“……真是……胆子太大了……”
这句话里,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责备。
只剩下无尽的心疼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
孙晓梦听到母亲语气的变化,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了下来。
她知道,她赢了。
赢回了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
她走上前,蹲在母亲面前,将手轻轻覆盖在母亲依旧颤抖的手上。
“妈,”她轻声说,语气柔软了下来,“对不起,用这种方式吓到您。但我真的,很喜欢画画。那不是玩闹,那是我的梦想。”
李娟反手紧紧握住女儿的手,眼泪终于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砸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也砸在那份崭新的、象征着另一种未来的录取通知书上。
窗外的阳光依然炽烈,知了仍在不知疲倦地鸣叫。
但客厅里的空气,已经彻底改变了。
从令人窒息的绝望,变为了一种充满震撼、裂痕,但或许也孕育着新生的沉默。
声明资料: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