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喜欢学霸,而美国顶尖大学却热衷招体育特长生
开心田螺
2025-10-24 12:49:04
0

学霸一直是中国家长心目中对“好学生”的唯一定义。

从小学的竞赛证书,到中学的年级排名,再到高考的省前百分之一,一切努力都围绕“分数”展开。

但是相比于只有高分的学霸,哈佛、耶鲁、斯坦福等顶尖名校更愿意录用一名篮球队长、橄榄球四分卫或花样滑冰选手。

只会读书的高分学霸,却常常被刻板印象认为是Nerd虽然是高智商,但并不受大家欢迎。

为什么中国社会只崇尚学霸,而美国的顶尖大学却热衷于体育特长生?

中国高校爱学霸

美国高校只爱体育生?

在中国,大学录取只看成绩,从高考总分到省内排名,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实力和能力的唯一指标

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也推出了综合评价、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但这些特殊招生途径的比例非常低而且和普通学生无关

中国高校以分数为主的录取标准,其实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

自从科举制度确立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就深入人心,读书是向上流动的唯一通道,是改变命运的最直接路径。

图源:unsplash

即使在当下的现代社会,学历贬值,名校学生也可能找到工作,但这种路径依赖依然在继续。家长宁可砸重金上补习班,也不愿孩子“浪费时间”在操场上。

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录取逻辑是整体评估(Holistic Review)。学术成绩虽然重要,但这也只是众多维度之一。

招生官更关注学生是否具备领导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正因如此,体育、艺术、志愿服务、科研项目等都成为评估的重要加分项。

以哈佛大学为例,2025新生中有10.4%是运动员,近几年新生招生中体育生的占比都在10%到12%之间。

图源:哈佛深红

同等学术表现下,一等或二等运动员申请者被哈佛录取的几率是83%,而普通非运动员申请者的录取率只有16%,存在断层式的差距。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大学录取中,成绩完全不重要。

事实上,顶尖大学的体育特长生往往也是学业成绩并不低,比如青蛙公主谷爱凌,她的SAT成绩高达1580分。

藤校普遍要求申请者的SAT达到1450–1500分,GPA不低于3.0。而在亚裔申请者群体中,GPA 3.5以上的比例高达78%。

全美大学体育协会NCAA由北美两国上千所大学组成,其中将学校分为D1/D2/D3三个等级。

图源:NCAA

对于申请D1和D2高校的运动员申请者,NCAA对学术成绩有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高中阶段修完包括英语、数学、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内的16门核心课程,并达到最低GPA标准。

如果学术表现太差,即便运动天赋出众,也会被教练直接淘汰出候选名单。

美国的体育特长招生从来不是体育替代学业,而是要求申请人学术和体育全面发展。

体育是美国大学

最有效的品牌营销

要理解美国大学为何偏爱体育特长生,同样要追溯美国社会对体育的热爱和文化认同。

1875年,哈佛与耶鲁的首次橄榄球对决,引发了全国轰动这一场比赛被称为

美国大学体育的起点

它不仅让校园竞技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也标志着体育与高等教育从此紧密绑定。

到了1905年,由于大学橄榄球伤亡事件经常发生,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亲自召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校长召开会议,推动体育规则改革

全美大学体育协会NCAA的前身,美国校际体育协会身IAAUS应运而生。

图源:unsplash

后来,由美国东北部的八所私立高等院校的运动队著称体育联合会,常青藤联盟这个名字正式启用,这八所院校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八大藤校。

其实一开始,美国并不是天然地喜欢体育,在19世纪中,随着工业化推进,大量白领久坐不动,体质开始下降。

很多思想家就担心这种体质和精神都衰退,建议通过体育重塑“坚毅与阳刚之气”。

所以他们开始推动校园体育制度的建立,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体系从此,体育就被纳入“人格教育”的核心环节。

发展到了20世纪,体育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传统和信仰,橄榄球、篮球、棒球不只是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每到周末,成千上万的家庭身着校服、手举标语,为自己的大学球队加油助威。校队赢球,整个城市都在沸腾;校队失利,从球队到市民都在反思。

图源:unsplash

体育不仅维系校园凝聚力,更成为学校经济运作的重要支柱。

以美式橄榄球为例,美国很多大学的主教练年薪高于校长。校队赢球,不仅能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分成、广告与赞助,还能大幅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根据美国大学体育协会发布的财报,前50所高校的年度体育赛事总收入高达3.04亿美元,主要来自门票、媒体转播权、广告费、校友捐赠等多个渠道。

体育赛事上的成功将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社会资源,学校因此可以改善硬件设施、吸引顶尖师资,形成正循环。

而校队的明星球员毕业后可能会进入职业联盟,他们的母校影响力也会大大提高

虽然学术成功可以带来一定的声望,但这毕竟是小圈子的游戏,而体育却可以激起全民关注,成为美国大学最好的品牌营销工具。

所以说,美国大学录取体育特长生,对学校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偏爱体育生

不只是为了名气和钱

刨除这些功利目的之外,美国大学重视体育特长生,并不仅仅是为了曝光度和钱。

而是因为大学招生官相信体育和人格教育、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建立,息息相关,这些能力一直被认为是学术和事业成功的必然因素。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身体运动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解决问题,创造解决方案,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图源:unsplash

体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场所,在球场上,学生要面对实时的失败、被逆转的比分、身体的极限挑战。

他们学会在压力下快速决策,在挫折后重拾信心,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角色。

这些品质,是在课堂上埋头刷分所不能实现和培养的

这也是为什么,华尔街一些咨询公司招聘毕业生时,优先录用大学运动队的队长。

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学生具有的坚毅、时间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素质使他们更容易在商界立足。

另外,体育可以帮助规则意识的奖励。所有的体育比赛都有明确公平的规则,参与者必须在规则范围内行动,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惩罚。

一次比赛就会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远比说教来得有效,也能塑造他们未来的社会责任感。

在体育中,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在群体比赛项目中,虽然个人能力很重要,但决定最终胜利的是团队的共同努力。

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自我奉献的精神,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要共同承担失败的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

图源:unsplash

体育同时也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的探索。

世界冠军钟红燕曾说:练体育的好处在于让人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对外界事物有很强的认知。这对个人发展来说是件很好的事。我的弱点在哪儿、优点在哪儿,我能干什么、我擅长干什么、我现在和未来能干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向未来·同出发丨欢迎报考中国传...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以“汇聚中外优质教育资源,传播中国智慧”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备“熟知全球传播规则,能...
滁州学院:青年学子在昂扬旋律中...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政课真正走进青年学生心里。”秦晨晨在课后表示,...
最新提示!事关公务员考试 10月22日 陕西省人事考试中心发布 陕西省2025年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开选调公务员笔试温馨提示 具...
25秋一年级语文上册【新领程】...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识字与写字(象形字、汉字结构、笔画笔顺、田字格书...
公务员国考深圳一单位审核附言刷... “您已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祝您先于春天,翻过此间铮铮山峦,考试顺利!” 近日,在国家公务员、广东省公务...
为什么中国喜欢学霸,而美国顶尖... 学霸,一直是中国家长心目中对“好学生”的唯一定义。 从小学的竞赛证书,到中学的年级排名,再到高考的省...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
亮点课时作业本四年级上册英语译... 今天给大家分享:在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学习中,“校园科目” 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主题板块。从课程表的规划到学...
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登上美国最... 最近美国那份加长版10043号禁令高校名录一公布,不少人都盯着名单琢磨:除了一众985、211名校,...
【平安校园】莘县实验幼儿园举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消防安全工作,增强全体师幼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园紧急疏散和自救自护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