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消息刷屏了:北京放出大招,从今年秋天开始,全市中小学要全覆盖开展人工智能课了!每学年至少8节课,还要打造AI助教、建设“教育AI超市”……
看完就一个感觉:北京这波操作,太硬核了!
这已经不是在简单地给教育做“升级”了,这分明是在重新定义“起跑线”。新一代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再是你会做多少奥数题,而是你的AI素养有多高。
当然,跑在前面的不止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昆明等地也纷纷明确启动了。今年2月,成都也首批遴选35所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
那么,这股AI浪潮下的课堂,到底长啥样?真的有那么神吗?

01
课堂现场:40分钟变20分钟,“坐不住”的孩子拿了满分!

咱们先看一个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直呼“神奇”的例子。
在成都润德英才学校(以下简称:润德英才),有个孩子是典型的“坐不住”。
以前的数学考试,分数常在及格线徘徊,老师家长都头疼。
但在一节AI协同课上,奇迹发生了——这孩子全程专注,跟AI导师对话、做题,不仅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后续的检测还拿了满分!
效率更是高得吓人。传统课堂需要40分钟才能讲明白的内容,在AI的辅助下,20分钟就搞定了。
节省下来的时间干嘛呢?用人类老师来深入讨论、举一反三,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孩子们是怎么评价这种课的?他们的反馈最简单,也最真实:“我觉得好有意思!”

02
AI导师,到底牛在哪里?

AI导师并非炫技的“花架子”,而是从三个方面深刻改变了教与学:
1、老师的“备课神器”:别看初期需要摸索,一旦老师熟悉了AI,备课效率直线飙升。
润德英才的AI协同课堂老师思考更深,也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提炼问题。
以前要花一晚上准备的课,现在可能一杯咖啡的时间就搞定。
老师能把省下来的宝贵时间,更多地用来观察每个孩子,研究教学方法,实现“精准育人”。

2、孩子的“私人导师”:这是传统课堂根本做不到的一点。
传统的课堂,老师只有一张嘴提问,怎么可能同时照顾到每一位孩子。但AI可以!它像个“超级透视眼”,能精准捕捉到每个孩子的“数字盲区”。
润德英才学校运用AI导师之后,每一位学生都配备有专属的AI导师。
针对孩子不会的问题,AI能立刻为他们各自推送专属的练习题和讲解,实现真正的一对一教学。
这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稳稳前进,从理解到掌握再到运用,整个过程都能得到即时反馈。

3、科学的“创意助手”:不只是数学,AI语文、AI阅读、AI英语,AI美术......
润德英才学校的AI应用已贯穿多个学科。
美术课上,想象一个“未来城市”,AI能根据你的描述瞬间生成草图,激发你的艺术灵感。
英语课上,AI能和你进行无限次的情景对话。学习从“被动解题”变成了“主动探索”,趣味性大增。

03
成都首家:润德英才的AI教育实践

在AI教育领域的探索已走在前列。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其AI教育体系日趋成熟:
2024年3月,发布“AI船长计划”,训练“AI导师团”;
2025年1月,升级至“AI船长计划2.0”,推出多模态AI助手,构建“学校AI大脑”;
如今,AI已深度融入备课、教学、练习、辅导、管理等全校各个环节。
学校的实践也获得了官方认可。
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校长蓝继红作为人大代表,分享了学校在AI教育领域的先进探索,并提交了相关提案,其科技赋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走在了时代前沿。

04
未来已来:我们该培养怎样的孩子?

“AI一分钟能做一万道题,写十篇论文,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刷题,那他们的未来也只会被AI刷掉。”
这句话,值得所有老师和家长深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AI时代,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答案或许正逐渐清晰:当AI把老师从繁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当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AI私教”解决个性化问题时,教育的核心就更加凸显——培养会利用AI、能驾驭AI,拥有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孩子。
就像成都润德英才学校和北京的规划所展示的,AI正在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备课、上课、练习、辅导、管理等每一个环节。这已经不是“未来已来”,而是“现在正发生”。

新一代的起跑线,确实正在划下。这一次,比拼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谁更能和AI做朋友,谁更能用AI思维去创造和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是时候更新一下教育观念了。或许,在辅导孩子作业的同时,也该和他一起,学学怎么和这位聪明的“AI导师”打交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