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深圳市体育中考将迎来项目上的变化。 受访学校供图
近日,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召开的深圳体育中考研讨会传出重要信息:2026年深圳市体育中考将迎来新变化,球类成为必选项,并将增加过程性评价;突出“育人”核心,在于调整考试项目与评价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一改革不仅着眼于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旨在减轻学生应试压力,促进学生运动兴趣与技能的持续发展。
日常成绩将纳入体育中考评价
首先,深圳体育中考改革将进一步拓展内容,将现有2大类9个项目拓展为3大类16个项目。除心肺耐力类项目外,新增了球类项目,同时丰富了身体素质类项目。通过这一调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从而个性化地发展运动技能。
改革后的评价体系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与长期发展。例如,体育课参与度、大课间活动表现以及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被纳入过程性评价中。这种综合评价方式不仅全面反映了学生体育素养,也减少了学生对一次考试的过度依赖。
长跑项目满分标准将调低
记者从本次研讨会获悉,深圳市将进一步降低满分标准,减轻学生备考压力。以800米和1000米长跑为例,满分标准分别从3分06秒和3分21秒调整至3分55秒和4分05秒。同时,球类项目考试内容从单一技术考核转变为结构化教学,注重学生在复杂运动情境中的综合技能运用。
目前,深圳各校在探索“走班制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创新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项运动技能进行系统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度,还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体育课“学练赛”教学 增强实战能力
从2024年改革后的实践成效来看,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明显增加。例如,在排球专项教学中,学生从零基础开始,经过系统学习,不仅掌握了基本技能,还积极参与比赛,表现出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体育品德。课堂反思显示,学生在运动中学会了包容、鼓励与自我管理,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时,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深圳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逐年提高,学生在速度、耐力与协调性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后的体育课不再局限于单一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帮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运用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2026年体育中考迎新变化
●心肺耐力类:
800/1000米、4分钟跳绳、200米游泳
●身体素质类:
100米、50米游泳、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踢毽子、二级蛙跳、10米×4折返跑
●球类:
网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