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专职教学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儿科医生”的专业严谨与“教育者”的热忱坚守为双重底色,在医学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十余年间,我既怀揣着对儿科医学事业的敬畏之心,又肩负着培育医学后备人才的使命担当,在教学实践、赛事竞技与理念创新中不断努力,持续践行“医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师生共同成长。
01
深耕教学一线,筑牢育人根基
作为儿科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日常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将儿科临床案例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历,将典型病例转化为课堂教学场景,通过“病例导入-问题探究-模拟诊疗”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诊断思路与治疗方案,让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备课时,我常常会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喜欢听什么内容,希望老师用怎样的方式讲解?然后再琢磨如何实现这些需求,如何在讲课中更好地融入教学理念、渗透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看到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儿科医疗的骨干力量,这既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更是我坚持育人初心的不竭动力。
02
征战教学赛场,彰显专业风采
教学比赛是检验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自担任专职教师以来,我始终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目标,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赛事,在竞技中打磨教学技能,在交流中汲取先进经验。2018年,我首次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的教师所展现的风采令人惊叹,直至现在,我仍能清晰记得许多老师的讲课内容。三等奖的成绩虽不算理想,却也成为鞭策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为了呈现一堂高质量的课,我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从课件的视觉呈现到课堂互动的细节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当再次被选中参加第六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时,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最终成功获得一等奖。此次获奖让我更加坚定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教学理念,也为后续的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激励着我不断探索医学教育的新路径。

03
践行教育初心,传递医者温度
在我看来,医学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职业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传承。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深知患儿的脆弱与家长的焦虑,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将“医者仁心”的理念放在首位,引导学生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课堂上,我会分享自己曾经救治重症患儿的经历,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在见习过程中,我会提醒学生多蹲下来与患儿沟通交流,用温和的语气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我常对学生说:“儿科医生不仅要会治病,更要会‘哄孩子’,要让患儿在治疗中感受到温暖,让家长在沟通中看到希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明白,医学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属性,更有温暖的人文温度。

04
展望未来之路,笃行永不止步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十余载教学路,有艰辛也有收获,有挑战更有成长。我将继续以“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不断更新临床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持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让医学教育更具创新性与吸引力,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人才。我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我愿以最大的热忱与坚守,为儿科医学事业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温度”的优秀接班人,在医教融合的道路上笃行不怠,续写新的篇章。
弘扬国粹 传承创新
文图/陈自佳
编辑/周丹袂
审阅/赵海滨 曹俊岭
# 东方医院喊您来做调查问卷啦!
为提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服务质量,现开展本次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尤其是方庄周边社区居民对东方医院的认知与看法。您的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
上一篇:法考通过后的职业选择
下一篇:放宽了!这次到46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