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广内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工作,围绕宣南文化底蕴与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发挥广聚宣南人才驿站作用,推动校地合作、文化传承、基层治理与人才引育深度融合,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沃土。
校地协同
激活成长新路径
积极拓展校地合作路径,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署共建协议,围绕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双拥实践,联动高校学生为驻区战士提供课业辅导。聚焦“一老一小”,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引导高校学子投身“马院进社区”理论宣讲、青少年教育,实现教学相长、双向赋能。

中传学子助力部队战士考学深造

中传、人大、北师大学生参与地区青少年教育
文化铸魂
打造育人新载体
立足宣南文化资源优势,将历史场域转化为“开放式课堂”。“广内夜未央·聚此觅知音”夜游活动让青年在广阳谷的古今交融中邂逅知音,五四“漫步西城”引领青年于宣南文化博物馆体悟士人担当,非遗剪纸、书法创作等文化体验进一步增强青年的文化认同。此外,中国传媒大学信通学院运用AI复原“历史数字人”短片,于“顾祠春读”文化活动成功首播,以创新方式拓展文化传播路径。

参观宣南文化博物馆

北大、北航、中传学子参与人才沙龙,体验非遗剪纸

中传“历史数字人”制作团队参加“顾祠春读”
平台赋能
擘画治理新图景
聚焦青年成长全周期,打造“宣南友塾·青竹学苑”青年成长营。联动国家开发银行、新华社等中央单位、企业及北京大学等高校举办人才沙龙,推动各领域青年共话基层治理。依托“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承接高校学子赴重点岗位实习,将学术智慧融入《关于党建引领下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探究》课题研究,探索发挥新就业群体“流动哨兵”“移动探头”作用。

高校学子深入核桃园等社区一线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座谈交流
服务优化
厚植发展新沃土
持续优化“引育留用”生态链,面向辖区200余家单位开展“西融人才”“北京学者”申报动员和政策解读。走访服务星海集团等重点企业,共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才拓展发展平台。创新“体育+”交流模式,举办“广聚宣南·校地联动”足球友谊赛,吸引机关干部、企业员工、新就业群体与高校学子同场竞技,促进跨领域情感联结。

“广聚宣南·校地联动”足球友谊赛
未来,广内街道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政企联动与文化赋能,完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将宣南热土打造为英才荟萃的发展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贡献广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