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哪吒有话说专栏】
写在“深度剖析济南育英中学事件”一文后
原创作者|爱吃冰糕的小哪吒
文章2300余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
青海的朋友留言:“请问作者,遇上这样子多次教育还不改的学生,您给出您的教育方法吧?不能肢体接触孩子,不能碰孩子的任何东西,不能口头批评,所谓的严重批评或者辱骂孩子,那您支个招,怎么样管理这样子的孩子?
1、首先请您详细阅读”深度剖析“一文,我有提到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么?您先看看罚站,我用自己的例子说明,适当的罚站是可以的。
2、关于肢体接触,您就有点不讲理了,我在文中提到“家长情绪爆发绝不会是因为罚站、打胳膊”!也就是说适当罚站、打胳膊是可以的。
3、如果您看了孩子家长初期曝光视频不难发现:家长始终在重复两件事,打脸和踩踏铭牌,不管您是否质疑家长如何夸大这两个行为,通过两级主管部门通告可以看出,这两个行为可能都存在,至少踩踏、捡拾铭牌是存在的,目前家长也没有站出来说这两个行为不存在;无论是打脸还是踩踏、捡拾名牌,这都是羞辱学生的方式,所以整个事件的核心问题是“羞辱学生该如何处理”。
4、。面对一个把大便放在别的孩子书包里的坏孩子,我也是很想打他,可是不能打,越是这种胆大包天的孩子,背后的家长可能更不讲理,所以我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式,把花生酱当着全班学生面倒在坏蛋学生书包里,这样给受害学生出了气,还让全班都能给老师作证,毕竟花生酱是一种调味品,比大便文明多了;至于要求坏蛋学生如实告知家长,请家长写出知情同意书和处理意见,就是把揍他的权力还给家长,而且家长还得必须揍他,如果不揍他就意味着家长也是混蛋。
5、您也可以查看“聚焦几个事件”,我实话实说,螃蟹君、我来也、就在你身边、小毛老师、蓝猫......全是我的名字,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
那个叫小伟的调皮孩子,我至今不觉得他“坏”,甚至很喜欢他,他太聪明了,我不敢放手,我怕他学坏了,他2007年夏季毕业于我校,考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再后来出国留学了。他做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觉得好玩儿好笑,但不可恨,所以始终没有找到教育他的突破口,直到他说:“执勤班长说话就是放屁”!终于让我抓住了机会,因为这侮辱了执勤班长。反观初一班主任张老师(化名,如今已贵为某校校长),第一、打脸,咱们都知道,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我可以说,从教31年,只有我被人打过脸,我从没打过孩子的脸,包括我自己的孩子,第二、当众打,这更不应该了;第三、打破鼻子了,当时白衬衫上成片的血迹谁看了都心疼。我打小伟根本不疼,而且是避开学生打的,所以他也没丢人,只是被自己喜爱的老师打了感到惊恐而已。
那个叫小强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之所以敢当众踹他,骂他“滚出去”,是因为他当众辱骂老师,如果他背后骂我也就当听不见了,但是当着全班学生骂老师,踹他只是轻的!我必须维护作为老师的尊严,否则以后无法开展工作!即使这样,我也没打他脸!
那个小燕子,是个很老实的女孩子,她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她,而且是打脸,所以她已经对所有的惩罚和批评免疫了,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皮脸”;面对这样的孩子,打她她听么?管用么?既然不管用,那我们还不如当个好人;小燕子通过这件事已经把对老师的敬畏深深记在心里:做错事了老师不打她,妈妈打她老师还拦着,能当好人我们干嘛要去做坏人呢?
小霸王不是我的学生,是当时已经毕业的学生,但是这件事情的恶劣程度和传播速度以及遗留之久是我从教31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包子砸老师,砸的是老师的尊严,所以老师才瘫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们只有一个办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或者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现在这个小霸王应该45岁了。
我很感谢我的第三届学生,当年另一个班一位男同学因为我教育他冲我竖中指,我的学生们冲进去要揍他,他连忙作揖道歉,我制止了我的学生,从那以后,那一级所有的学生见到我都喊老师好。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想重复我的观点:1、老师不要盯着学生的一点错误无限放大,没必要一点小事就没完没了;2、适当的撵出去一节课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长没必要为了一节课跟老师较真;3、孩子会犯错,老师也会犯错,不管是谁犯错,只要出发点不是邪恶的,后果不是严重的,我们可以给孩子、老师重新来过的机会;4、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只要没有涉及到尊严都是可以从轻处理的;5、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不可以当班主任的,所以,我说,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不是提高学历,也不是加大学科笔试难度,而是改变考察方向:考察有没有爱心、考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考察对事件的预见性。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请您记住,今天您用什么方式对待您的孩子,将来ta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您;每一个多次用暴力和羞辱(注意,多次)对待孩子的人,都是没本事的人,没本事做孩子的父母,没本事做孩子的老师!
虽然多次申请重新走进课堂,重新做班主任,都被学校领导拒绝了,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保护和偏爱。终于,领导用曲线救国法,让我尝试回到课堂,欣喜之余充满了感恩。今天,一位初三大男孩和我谈论化学课,他用夸张的方式对我的肯定和认可,让我充满信心,他说:“老师,您是22岁的容貌82岁的学识(我52岁了)”!有位同事姐姐告诉我:“你可以编教材啊,写出来出书,评职称还加分。”我会写的,但我不会编教材,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职称,而是因为热爱!我会把我重新走进课堂的所感所悟,在这里,在“学人智汇”,我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呈现给每一位读者。
“学人智汇”原来名字是“校长传媒”,我猜大叔把它更名是为了给更多像我一样普普通通的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利用好这个平台,为祖国的教育添砖加瓦,成为孩子和家长的榜样。
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你会有不一样的教育感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