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育英实验学校自2016年以来,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校训,在教育教学领域持续深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育人答卷。
十余年间,学校不仅在高考战场上屡创佳绩,更在学科竞赛领域稳步攀升,形成了拔尖人才辈出、整体质量优异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升学质量方面,学校成果丰硕。2016年至今,共有近40名学子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有近400人迈入浙江大学殿堂,共有近600人跻身C9高校行列,彰显了学校在顶尖人才培养上的硬实力。
高考成绩亮点纷呈,2017年倪芳彬同学夺得温州市高考总分第一名,2022年凌晨同学以优异成绩斩获浙江省高考总分第一名,成为学校育人成果的生动见证。
在学科建设上,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被认定为温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学科,学校先后荣获“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北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等近百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的称号。
温州育英实验学校成立十二年一贯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瓯鹏书院,构建起完善的拔尖人才培养2.0模式,在生源、课程、师资、管理、家长五大维度实现深度突破。
2025年10月,在全国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学子再创辉煌。第39届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王高鹏同学凭借扎实的学科功底、敏锐的解题思维和稳定的赛场心态,在全国数百名顶尖学子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以全国前三名、浙江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继凌晨夺得浙江省高考状元之后,再次夺得浙江省化学奥赛状元,直接获得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为学校赢得至高荣誉。

与此同时,林锦航、郑崎、苏明哲三位同学表现强劲,均夺得全国金牌,依据政策破格入选高校“强基计划”,正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全力冲刺。
同期落幕的第42届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周航正、袁荣腾两位同学沉着应战、严谨作答,双双斩获全国银牌,虽与金牌失之交臂,但两人斗志昂扬,仍坚定地将清北作为冲刺目标,未来潜力无限。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学子们勤学善思、拼搏奋进的结果,更是学校专业竞赛指导团队和个性化培养平台共同作用的成果。
全国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作为国内极具权威性和含金量的学科赛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从升学维度来看,竞赛成绩已成为顶尖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入选国家集训队可直接保送清北,金银牌得主可破格入围强基计划,铜牌及省一等奖获得者在综合评价中亦具备显著优势,为优秀学子开辟了多元升学通道。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竞赛以其高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跳出传统课堂局限,主动钻研深层次知识,在备赛过程中锤炼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对学校教育而言,竞赛推动了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促使学校优化培养体系,组建专业指导团队,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形成“尖子生冒尖、中等生进阶、后进生达标”的多元育人格局。

从国家层面看,学科竞赛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国家储备了大批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后备力量,助力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长远发展。
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十余年来的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优质教育的内涵。

从高考状元的诞生到奥赛赛场的状元辉煌,从特色学科的建设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学校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为学子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未来,相信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将以此次奥赛成果为新起点,再接再厉,持续培育更多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在教育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而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也将继续发挥育人价值,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