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最新动态:清华任职官方确认,无编制原因及剑桥深造计划公开
开心田螺
2025-11-08 02:06:41
0

2025年11月初,清华大学针对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翁帆入职传闻给出了明确回应,确认她已担任学校教学科研岗讲师,但因岗位无事业编制,未在官网师资板块公示。

这一澄清让此前的各种猜测暂时平息,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物理学界老前辈杨振宁先生离世半个多月后。

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偶然发现,杨振宁先生去世后,他的妻子翁帆似乎已经入职清华大学。

大家本着好奇的心态去清华官网的师资名单里查找,翻遍了相关院系的教师名录,却始终没找到翁帆的名字。

这一下网上就热闹起来了,有人猜是不是靠着杨振宁先生的关系走了后门,也有人疑惑既然都入职了,为啥连名字都不愿公开,各种议论越传越广,不到一天就成了热门话题。

说起杨振宁先生,2025年10月18日他离世的消息传来时,不少人都觉得心里不好受。

这位活了一个世纪的老人,一辈子都扑在物理科研上,为国家的学术发展做了不少贡献,不管是业内还是普通网友,都打心底里敬佩他。

他去世后,大家自然也开始关注陪伴他二十多年的妻子翁帆,想知道她之后的生活会不会有变化,这也是为啥翁帆入职清华的消息一出来,就立刻引发了这么多关注。

清华大学的澄清说得很明白,翁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整理杨振宁先生生前留下的珍贵资料,包括他的科研手稿、往来邮件,还有看书时随手写下的批注,这些材料里藏着先生的学术思考,翁帆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零散的东西整理好,编撰成学术全集和《晨曦集》,让这些宝贵的知识能留存下来。

另一方面,她还要负责管理杨振宁先生生前设立的“青年建筑史基金”,平时要筛选合适的研究项目,参与项目评审这些工作。

了解高校情况的人都知道,翁帆这个岗位属于专项学术岗,这类岗位在大学里并不少见,大多是为了推进特定的学术项目设立,核心看能不能把工作做好,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有没有编制关系不大。

而翁帆陪着杨振宁先生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他的学术思路、生活习惯都了如指掌,整理这些资料再合适不过,没人能比她更清楚这些材料的价值。

很多人提起翁帆,第一反应就是“杨振宁的妻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她自己本身就是个实打实的学霸。

早在没认识杨振宁先生之前,翁帆就考上了汕头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深造,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外国语言学专业,最后拿到了硕士学位,在当年绝对算是高材生。

2011年,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读就是八年,2019年顺利拿到了建筑学博士学位,这样的跨界深造经历,本身就很让人佩服。

在学术上,翁帆的实力也经得起考验。2018年的时候,她就和清华建筑学院的老师一起翻译了一本重要的建筑著作,能参与这样的项目,足以看出她的专业功底有多扎实。

2019年到2023年这几年里,她还在《建筑师》《建筑史》这些业内认可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7篇论文,甚至连剑桥大学的教授都在自己的著作里引用过她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她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都得到了一定认可。

就算没有“杨振宁妻子”这个标签,凭着这些成绩,她在学术圈也能站稳脚跟。

随着翁帆入职的事情发酵,她和杨振宁先生生前住的房子也被网友曝光了。

在大家的想象里,像杨振宁先生这样有分量的名人,住的肯定是带花园的大别墅,毕竟是为国家做了大贡献的人,住得好一点也理所当然。

可实际看到的画面却特别朴素,房子外观就是普通的住宅样式,院子里种着几盆兰草,据说是两人当年一起栽下的,长得不算特别茂盛,但叶片干干净净,看得出来平时有人细心打理。

屋里的布置更简单,墙面白白净净的,只挂了几幅画像,有杨振宁先生的恩师,还有几位物理学界的前辈,最显眼的就是客厅里挂着的两人婚纱照,照片里的人笑得实在又恩爱。

这套房子里藏着他们二十多年的相处回忆,杨振宁先生的遗嘱里也提到会留给翁帆一套房子,不少人猜测就是这一套,不过也有传言说翁帆现在已经搬出去了,只是没有确切消息证实。

除了入职清华,翁帆之后的打算也受到不少关注,有明确消息称她计划前往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继续深造。

其实翁帆和剑桥大学早就有缘分,她的学术研究之前就得到了剑桥学界的认可,论文被当地教授引用过,说明她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目前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已经向她发出了邀请,计划2025年12月前往做两年访问学者,还会在那边开设系列讲座,主题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脉络相关。这些年跟着杨振宁先生,她不仅在生活上相互陪伴,在学术上也得到了不少指点,先生既是伴侣也是导师,让她受益匪浅。

这些年翁帆一直活在大家的注视下,她和杨振宁先生54岁的年龄差,让她受了不少无端的猜测,有人说她图名声,也有人说她图好处。

但二十一年的相伴时光,还有她这些年的选择,早就把这些谣言戳破了。

从英语专业跨界到建筑学,一路读到博士,发表核心论文,再到现在接手整理先生的学术资料,管理相关基金,她一直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从来没停下前进的脚步。

据了解,高校里的专项学术岗通常会根据项目进度设定任期,翁帆目前的工作重点就是把杨振宁先生的学术遗产整理好,这份工作没有捷径可走,需要耐心和细心,而她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管是现在留在清华做整理工作,还是以后去剑桥深造,翁帆都在按自己的节奏生活,既守住了对先生的念想,也没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样的选择挺让人佩服的。

其实生活是自己的,只要她觉得有意义,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就挺好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老师: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 近期,一首《没出息》火爆全网,不仅魔性洗脑,还衍生了各年龄段、各职业的版本。而大学老师这个职业似乎也...
“红韵巡礼 烽火前行”文明实践... 11月4日,一场以“红韵巡礼 烽火前行”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展开。本次活...
第二十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 11月6日,由省教育厅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二十届江苏中...
南方科技大学就业真相调查(五)... 本篇是南方科技大学就业数据调查的第五篇! 今天主要分析这所大学的整体升学数据,我整理了2019-20...
林深寻微研有径 新筠拔节向青云 大象新闻记者 张英 通讯员 杨蓓/文图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新鲜血液”,其成长速度与专业高度,直...
【巾帼普法】一组图带你读懂《家...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2...
事关2026年高考招生,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26年...
强化文化课要求,限定保送专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艺术类专业设考前辅导“禁区”;保送生必须经过考核;首次对综合评价招...
想让孩子保持创造力,牢记“两不... 文/婷妈 幼儿园手工课上,五岁的糖糖把彩泥捏成怪异的外星生物,却遭到旁边小朋友嘲笑:“你做的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