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于忠宁)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科技部、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引导支持力度,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科学确定评价指标,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客观评估个人与团队贡献,强化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评价导向,加强对教书育人实效评价,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围绕青年教师引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提出若干创新举措,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在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意见》强调,要强化高校党委对青年教师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师党建引领,引导青年教师成长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在人才引育使用方面,要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重点,科学制定引才规划,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聘用机制,激励引导青年人才安心工作、静心科研。在教师发展体系方面,要完善发展支持机制,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科研实践能力,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素养。
该负责人指出,《意见》突出考核评价多元性,着力发挥考核评价的牵引、导向和激励作用,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引导支持力度等一系列举措。
《意见》提出,要完善科研考核评价,统筹考虑青年教师职业志向、学科领域、岗位角色的特点,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加强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和成果应用评价,改变简单以量化指标评价科研水平,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推进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坚持科研自立自强,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合理设置高校评价标准,不把人才称号作为高校评价指标,淡化论文和奖项数量指标,避免层层分解为青年教师考核评价指标。
与此同时,《意见》提出,优化教育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通过考评教学规范、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实绩,加强对教书育人实效评价;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注重教学业绩在聘期考核、职称评聘、绩效分配及评奖评优中的运用,加大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成果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促进青年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
此外,《意见》还突出强调了待遇保障激励性,提出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扩大高校薪酬分配自主权,鼓励采取多种办法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减轻青年教师非教学科研负担,解决其生活困难,关注其身心健康,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
上一篇:别再误会体制内!八类岗位才是真公务员,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