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墨韵茶香承古意 纸鸢乘风绘新篇”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门头沟区清水学校举办。三大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沉浸式体验,为山区学子送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美育实践课。
清水镇相关负责人、学校领导与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启动仪式,见证山区美育教育的创新实践时刻。仪式上,校方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哈氏风筝、传统茶艺三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颁发“美育校外辅导员”聘书,为学校美育工作注入专业力量。
三大非遗会场 实现全员分层体验
活动以三大特色会场构建沉浸式美育场域,让师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融合魅力。
在“墨韵匠心”会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传承人魏光耀带领学生探秘古法制墨技艺。学生们在亲手操作中发现,墨汁千年不褪色的特性背后藏着胶体化学原理,拓印过程则直观呈现材料转印的物理规律,让化学、物理知识与历史文化自然交融。
“御风而行”会场内,哈氏风筝第五代传承人哈歆指导学生绘制风筝。这项集结构力学与民间美学于一体的传统技艺,让学生在设计、制作中理解对称平衡、空气动力学等科学知识,同时领略传统纹样中的吉祥文化内涵。
“茶韵润心”专区专为教师打造,国家级茶艺师李凤茹详解“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并指导实操体验。教师们在茶香氤氲中放松身心、滋养心灵,同时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

创新教育模式 助力山区美育提质
“作为山区学校,我们始终坚守‘美育浸润’理念。”清水学校校长王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既是非遗技艺的传承实践,更是跨学科教育的创新探索,“要让每一位山区孩子都能接触优质美育资源,在传统文化滋养中树立文化自信”。
本次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创新“非遗+学科”的教学模式。风筝制作中,物理学原理转化为实操技能;墨汁体验里,化学知识变得可感可触;茶艺修养中,教师收获身心健康与文化感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
活动中,全体学生放飞亲手绘制的五彩风筝,师生们交流创作心得、分享活动感悟,共同许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诺。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非遗+美育”教育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赋能助力。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编辑:王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