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人士入校,请文明游览,无不良引导
对于当代打工人来说,逛菜场、赶大集已经成了最时髦的生活方式。“吃腻了公司食堂的罐头肉,商场餐厅的预制科技……在小地摊上挑挑还挂着露珠的绿叶菜,来一口刚出锅还烫嘴的大饼子,才觉得自己有活人味儿了。”
为了用一口新鲜好吃的,哄自己上班,更绝的是,有人已经不满足于当街头猎人了,而是直接涌入全国各地的农业大学,开始猛炫农学高校师生们种出来的科研成果,狠狠富养自己。

图源:华农小🐲
全国34个省份,遍布着80余所农业类院校,光是“双一流”就有近10所。在大馋丫头大馋小子们眼里,这些设有农、林、畜牧专业的学府,不只是一张张诱人的“美食地图”,更是一个个可以边走边吃的“学术风大集”。
在这里,“同学,你的毕业论文看起来好好吃”,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对着一串饱满的葡萄或一块优质火腿发出的真诚赞叹。

图源:彩色熊猫🐼饲养员
据说,湖北华中农大的学生作业,销量火爆,自发的买菜群已经壮大到几百人;每学期一到课程结业,就是丰收季,甚至会开发出采摘服务。
“外面的农场体验活动,卖给中产家庭几百元一次;但农大同样的‘从田野到餐桌’,每人20多元采5斤,而且不打农药能生吃。”
沈阳农大特产浆果,校内每年一到银杏节开放日,外来游客就挤满了图书馆门口的农产品摊位,校外还有开放的采摘园。“果汁果酱果酒一应俱全,比会员超市所谓的‘产地芬兰’,不知道甜了多少度。”

图源:地狱猫
北京更是三所农业院校鼎立——
农科院主打水培菜,奶油生菜最出名;
中国农大的蜂王浆、蜂巢蜜,是校内博士团队出品;
有人去北京农学院参加个招聘会,还被送了校内自种的免费蔬菜。

图源:cathy
在网上,日本天价白色草莓还在论颗卖,中国农大同款只要12元一盒;传说中的华农自研番茄,生吃的味道居然能媲美冰糖凉拌……
打工人在自己的城市里,却找不到“农大出品”的购买途径,只能急得在评论区大呼:老师,求加买菜群!
其实,早有研究生开了直播间,还有博士生创业开发了小程序;虽说线上买菜的方式不少,但年轻人更喜欢去线下寻宝,把农大逛成了“真人版开心农场”。
“果园采摘有保安大爷给你架梯子、递杆子;挑蔬果还有教授在一边指导学生:给人家挑好的,保证质量。”

图源:April
也有人怀疑:“这可是大学生在实验田里种出的实验菜,会不会化学试剂超标?”
实际上,真打了有害物质,学生们也不敢对外售卖,农大实验菜和普通食用菜的种植流程基本相似。
“为了让学生观察农作物习性,学习田间管理,这些‘农大出品’几乎都不打农药,比外面菜场和超市自称的天然有机,有保障多了。”

上过几年班,打工人就会自动血脉觉醒,学会一身的养生知识。在工位煮红枣茶暖胃,啃羽衣甘蓝减脂,吃蓝莓明目……一套饮食疗法下来,行云流水。
但如今,网红蔬果卖得比大补药还贵,它们标榜个北欧特产、起个外国译名,就能加价到百元一盒,甚至被调侃为“中产特供”,简直是在打工人的抠门神经上蹦迪。

图源:彩色熊猫🐼饲养员
而各地相继火爆出圈的农大试验田,被最会享福的打工人,爆改成自己的专属粮仓。“即便几十年的研发历史、专利费花了上千万,高校师生们也从不以此营销,卖给你的价格却和菜市场相差无几,甚至更低,连名字起的都没啥食欲。”
有人发现,华中农大的实验田里,樱桃萝卜鲜红水灵,但只标注一个“实验成果转化”;聊大农院的小番茄,干脆就叫做“熊蜂授粉”。

图源:今天吃饭了吗
“如果这学期的作业质量高,产量太大了,还要搭配着免费送你。而且一听说是博士生亲手种植,教授院士们作为培育顾问,你就炫得省钱又省心。”
就算找不到买菜群,不少农大也配备了自己的对外采摘园,江西农大有柿子板栗猕猴桃,东北农大是浆果园,门票20多元,每人能至少带走5斤。

图源:修猪的
以前年轻人舍不得买的贵价食材,现在看来,都不过是农大校园里见怪不怪的教具,在实验田里野蛮生长。教学楼门口都是遍地坠落的果实,把网友们馋得恨不得在当地找个农大,钻进绿化带大吃特吃。
中国农业大学的花坛里,种得是观赏用的“中产减脂菜”,羽衣甘蓝;广州的华南农大,又被戏称为“华农水果大学”,学校里种植的行道树都是荔枝、龙眼、菠萝蜜;福建农林大学的绿化树,居然还出现了木瓜、蒲桃和芒果……

图源:zoeanatomy
不过,农学生温馨提示:自行采摘是不文明的,捡地上的果子吃也有风险。
“那些看着鲜艳硕大的水果,却没人摘光,要么是失败的实验品,很难吃,要么是学长们未结课完工的作业,禁止触碰。你要是馋的不行了,可以找个同学加下买菜群。”

图源:大红薯
除了农大师生们自己种的新鲜蔬果之外,校方出品联名的饭菜零食,都成了打工人自己的“学术风严选”。
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堂里,砂锅里炖得是鸵鸟肉,外面网红烘焙店卖你50一个的恰巴塔面包,这里才十几元;

图源:瞅瞅🐥🐖
还有广州的华南农大,酸奶上都印着“华南学士”。
“学霸出品的饭菜,好像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吃完感觉脑袋都灵光了。”

曾经,打工人把逛菜场当作解压小确幸,却总在不经意间受了窝囊气。“别人来买黄瓜,就能送一小把香菜,到我这还得额外花五毛钱。不是亏了多少钱的事,而是当我面生、年轻、好忽悠。”
现在去农大进货,年轻人再也不必斗智斗勇,因为卖货的瓜农、小菜贩都是大学生,那可是全国最清澈天真的一个群体。“他们敢用电脑占座,去上厕所把手机留在原地,更别提在卖菜这件事上,没什么心眼来坑你。”

图源:April
相比于赚钱多少,农学生们只觉得自己精心培育的结课作业,吃不完太可惜、放久了又占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脱手卖出去。

图源:清风.
学术风农产品也有自己的鄙视链,但无关价格,只以各家高校的专业火热度排名。
南京农业大学的果树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校内实验基地的梅子树,都是国家梅树基因库的种树,“每人免费采摘两斤随便拿,多了就按照青的8元一斤、红的12元一斤来收费,不过禁止拍照,因为得保护科研项目。”

图源:我是媛圈圈啊
可能是地处畜牧业大省,也可能是畜牧学和兽医学专业相对热门,河南农大则是以奶制品闻名。
“牛奶包装上,制造商头衔都带着‘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这里曾经还有塑料袋装、论斤卖的生牛奶,保质期极短,但确实比经过杀菌防腐过的牛奶更香醇。”
以前在买菜这件小事上也受尽委屈的打工人,如今钻进全国的农大里赶集,终于能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消费标准,各取所需:“博士生的科研成果,肯定比本科生的实习小作业更好吃。”

对于都市年轻人而言,逛菜场、赶大集不仅是为了省心省钱,用一口新鲜吃食宠宠自己的胃,还能在烟火气的市场中走走停停,放空一会自己的心。
可你想象中的岁月静好,实则门槛不低,“现在的蔬果超市也在跟风会员制,一年几百块的会员费,令人高攀不起;要是去郊区玩采摘、赶早市,你更是得先有辆车才行。”
好在,“放眼全国,各地高校占地本就动辄百万平方米起步,已经是当地年轻人必打卡的网红景区。而各省市的农大,不止种出来的蔬菜水果都是科研级别,从种花园艺到养牛养猪,也是专业好手……在这连吃带玩,相当于打工人自己的农业风迪士尼。”

图源:洗白白
有人在川农偶遇了牦牛和羊驼,还有人发现,浙大校园里不仅能在农业试验田体验采摘,还有小池塘能钓小龙虾。“简直就像‘学术版’的免费社区公园,因为浙大合并了当年的浙江农大。”

图源:糖分
广州女孩佳慧说,当地的华南农大还被戏称为“华南人民公园”,这里有博物馆、湿地公园、随地遛弯吃草的牛牛学长……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农业主题小镇,校内巨型草坪更是被附近居民玩成了“学术风露营地”。
“据说这里的烤肠原料,用的都是动物科学院教授自己养的黑猪。”

图源:小家鼠宝
去年,北漂白领雪涵去武汉旅游时,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果树基地,体验了采摘活动之后,恨不得想要回家自学种地,养一些简单的盆栽果蔬。
“挖土爬树使人快乐,不仅能像原始人一样撒野,听路过的农学生说,好像有种土壤细菌叫做‘母牛分枝杆菌’,能刺激脑神经分泌血清素,它也被用在某些抗抑郁药物当中。”
Ending:
对于打工人来说,城市中还能把你当孩子宠的地方,就只剩下大学校园。去农大赶大集,就像是曾经火爆出圈的在大学食堂干饭、找大学开设的周末兴趣班……“体验感往往是国家科研级别,但花销却是学生折扣价。”
而且,农学生似乎看起来比其他大学生更快乐,他们在草莓试验田里边种边偷吃,在学校里被牛追着跑……

图源:冉冉
“露营徒步的钱都省了,这简直是打工人最向往的‘生活就是旷野’。”
就像雪涵说的,“终于有一片净土,能让我回到毫无顾虑的大学时代,像学生似的清澈一会。”
【今日话题】
你会去农大买菜吗?
封面来源:华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