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是孩子旺盛生命力的根基,一个人成长的起点,也是终点。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细细品味这句话,其实就是顶级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了。
糖是什么?是给孩子的鼓励和关爱。
盐是什么?是给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
钙是什么?是教孩子学会自强自立。

那么,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其实关键就两个字——“聊天”,每天花半个小时时间,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聊聊天,你会发现,原来做好家庭教育不难,孩子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会跟孩子聊天的父母,都知道背后的五个好处,你跟孩子聊得越多,这五个好处越明显。
好处一:促进亲子关系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讲述了一家三口温馨相处的场景,时间跨度长达63年。

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才开始撰写这部回忆录,记录一家三口走过的时光。
是啊,一家人带着对彼此的爱聊天,是生活中最美好,也最难忘的画面。
孩子小的时候整天跟在父母的后面,问这个问那个。再长大一些,却不愿意和父母多说一句话了,有时候“嗯”、“哦”的敷衍,和曾经那个口若悬河的小尾巴判若两人。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想说话,而是家长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父母和孩子最贴心的交流聊天是,手拉手或者靠近彼此,聊聊一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中午吃了什么?周末想去做什么?

看起来都是一些碎碎念的话语,但正是这些琐碎的交流,建立起了孩子对父母信任的桥梁。
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没有好的教育,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越多,那情感账户里存的也就越多,在关键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用。
好处二:了解孩子的思想
如果孩子突然说我不想去补课班了,周末就想在家里玩。家长的第一反应,多数会气急败坏地把孩子训斥一顿,甚至会找老师去了解原因。

其实,可以先耐心地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补课班了,是和同学发生了不愉快,还是不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呢?
在聊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对老师的不认同又无法说出来,心里感觉特别委屈,只是想用不去上课的行动,释放这些坏情绪。
我家二宝有次跟我说,不想去学校了,我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脸八卦地等着他跟我说。结果,他只是因为,早上起床感觉没睡醒,想在家里再睡一会儿。
我表扬了他的诚实,并跟他约定,晚上放学后,我陪着他早点写完作业,早点睡觉。他才同意去上学。
孩子可能脑袋里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和理由,如果不沟通,家长很难知道,他的小脑袋到底在想什么?更难提供相应的帮助。
好处三:带来安全感
刘墉说过,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陪伴,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都要陪伴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现在的中小学生压力都非常大,每天除了学习课内知识,还有各种拔高训练、体能测试,一点都不比打工牛马轻松。
有的孩子想跟父母说一说,但一想到可能被唠叨,也就缄口不言了。

聊天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的。有时候孩子并不需要家长马上帮忙解决问题,而是渴望被听见、被理解、被认同。
家长能听孩子倾诉,他们才会和家长讲自己心中的想法,孩子感觉轻松,也有安全感。
好处四:锻炼表达能力
《父母的语言》中写道:一个语料丰富的家庭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有的孩子在外面不爱说话,课堂上不举手回答问题,在路上遇到了熟人也会躲在父母的身后,很大原因是在家里说话也很少。
语言学家认为,家是孩子练习语言最好的场所,父母是第一练习对象。
可以和他们聊聊绘本中的故事,说说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往,孩子说得多了,反应也会特别快,语言能力越来越强,去哪里都不怯场。

每天抽出三十分钟和孩子聊聊天,不一定要设定什么主题,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也可以是上下学的路上、睡觉前、吃饭时,聊得越多,孩子越愿意跟你说话。
我一直认为,聊天是最温暖的教育方式。
好处五:提升认知能力
我发现,有时候跟孩子聊天,自己也能学到不少知识。比如,有次我们一起观察蚂蚁,大宝告诉我,现存蚂蚁的种类,蚂蚁的力气是自己体重的多少倍,让我惊叹,原来他懂这么多!

还有他喜欢看的书,上的课程,以及兴趣班学到的技能,聊天过程中,我也跟着受益颇丰。
枕边育儿寄语:
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可能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趁着孩子需要你陪,多和他们聊聊天吧,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以后远离你了再后悔。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