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深圳南山因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难度过大,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一事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原定90分钟的考试时长,36道题、6页A4纸的试卷,平均每道题仅有两分半钟的作答时间,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读题、理解、思考、计算和书写等一系列步骤,难度可想而知。不少中学数学老师也直言,自己都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份试卷。
此事件在家长群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大部分家长在看过试卷后感到焦虑和迷茫,不知道孩子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该如何走。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许女士表示,试卷上的题目她自己都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小学生了,“我觉得现在这种出题方式有些矫枉过正,我们是在考数学,而不是考语文。”
一位网名为“躲藏的卡通车”的网友,自称清华大学毕业,他在看过深圳南山的数学试卷后,直言“建议别出了!”并表示自己看完试卷后非常气愤,“不能因为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就随意将成语、古文等元素硬生生地融入数学试卷,以为这样就能提升试卷的水平。真正的数学之美,应该体现在简洁明了的符号和逻辑之中,而不是淹没在一堆无关紧要的文字信息里。”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赞同。
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黄东坡在看过试卷后,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的确是新中考、新高考的一些新特点,但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只是流于形式,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水平和思维状况,那就失去了意义。”黄东坡强调,应该找到适量阅读与高阶思维的平衡点,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避免形式大于内容,只是一时的热闹。
黄东坡还补充道,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推理、数据分析等关键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广州某重点中学的数学名师周老师在看过深圳南山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试卷后,认为试卷的阅读量过大,这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无法完成所有题目,从而影响学生正常发挥。一些家长猜测,深圳南山的这份试卷可能是为了适应中高考改革的需求,因为高考数学题的阅读量也在逐渐增加。但周老师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早在三年前,高考数学就已经开始‘瘦身’了。新高考数学的题量有所减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倡导‘多想少算’。题目虽然思维量充足,但如果学生能够充分思考,或许能找到更巧妙的解题方法。”
周老师以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八省联考试题为例,这份试卷仅有4页,代表了最新的命题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传递出的信号是,数学试卷的题面就应该简洁明了,专注于数学本身。“在数学试题中适当融入一些贴合生活场景的题目是可以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重点仍然是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确保学生在计算运算等方面能够过关,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周老师还指出,数学题目可以适度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与购物打折、年龄问题等相关的数学应用,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但不能过度生活化,不能为了生活化而强行将所有数学概念都套入生活场景,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掌握。“不管数学教育如何变革,追求简约之美始终是数学的核心。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领略到数学本身的思维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