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秦登秀
教育部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商丘市家庭教育学会会长。被15所中小学家长学校聘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指导专家、名誉校长。出版了《学前心理学》《儿童成长学》,编撰了《家庭教育工作教师指导师读本》《有效陪伴亲子共成长》等家庭教育丛书。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跟他的学习没关系,但他的学习跟他的人生有关系,学习是为了他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
记者: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段,也就是六年级到七年级,对孩子来说很关键,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您觉得在这个阶段,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关注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帮助?
秦登秀:我觉得在这个阶段家长应注意孩子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生理和心理上的衔接,二是学业上的衔接,三是时间管理及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处理问题。
六年级的孩子一般十二三岁,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心理上急于摆脱对父母的依赖——12岁之前,孩子对父母很依赖,遇到什么事都爱问父母,但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不在乎父母怎么说,而更在乎老师、同学怎么说。
这是因为孩子要迈向独立,不希望父母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家里商量什么事,他们也想参与,也想表达意见。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机会,因为他们将来需要独立生活,这正是他们迈向成年的第一步。
记者: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相互之间会有一些亲密举动,很多家长认为这是早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秦登秀:我觉得这不应该叫早恋,而应该叫异性吸引。我想对家长们说,对青春期的孩子,心态要宽容,要接纳孩子,不能以自己的认知甚至猜测给孩子的行为定性。
我这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妈妈发现儿子跟一个女孩走得比较近,就认为他们在谈恋爱。
一天,妈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儿子出来后,她发现有个女孩紧跑几步上前拽住了她儿子的衣服。她当即火了,上前推了女孩一把,而且说了很难听的话,女孩委屈得哭了。妈妈生气地拽着男孩就走。
因为我是这个学校家委会的负责人,便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跟进,发现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走得更近了,于是我找到那个男孩谈话。
他对我说:“我本来并不太喜欢那个女孩,但我妈那样对她,我觉得我要是不跟她好,就对不起她。”
接着,我又找男孩的妈妈谈话:“你为什么一定认为你家孩子跟那个女孩是早恋呢?”
她说:“难道不是吗?他们的亲密举动我都看到了。”
我说:“你看到的未必是事实。”
我把她儿子的真实想法告诉她,她听后很痛苦:“你要是早告诉我这些事,我就不会那么做了。”
之后,为了让双方家长都能打开心结,我将男孩和女孩的妈妈约到一起,带着两个孩子去户外野炊。两个孩子一起忙碌的时候,我和两个妈妈暗中观察,想看看俩孩子到底是不是在谈恋爱。
一番观察后我们发现,两个孩子只是对彼此有好感,愿意多交流而已。我当着两个妈妈的面将事情说透,两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了新的认识。就这样,我们不露声色地把这件事解决了。
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想教给家长三个处理方法:
一、共情、关注。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体会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并及时给予孩子回应和支持。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深度沟通。
家长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孩子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上初中你还能和他无障碍地沟通交流,那么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三、全接纳、慢指导。
家长要完全接纳孩子的现状,如果觉得孩子有问题,一定要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不能急,你一急,就可能以父母的权威压制他,他就会跟你对抗。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跟他的学习没关系,但他的学习跟他的人生有关系,学习是为了他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
现在很多家长有个认识误区,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儿,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是管教育的,就应该把孩子教育好,我只管他吃住就行。殊不知,家庭教育是孩子学习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记者:您觉得孩子上初中后学业上的衔接会出现什么问题?家长该如何做?
秦登秀:刚升入初中,很多孩子不适应,因为小学时的主课只有3门,升入初中后一下子就变成了7门。如果孩子学习能力差,心理准备、思想准备不足,就可能导致成绩下滑,最明显的是数学和英语。
很多孩子学不好数学的原因有三点:数学难度提高、上课专注力不够、主动学习意识差。
首先,是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差距,小学6年讲的知识只相当于初中3年的1/3。初中数学要求的是逻辑思维,难度增加了不少。
其次,是初中老师1节课一般至少要讲7个知识点,如果孩子课堂听讲不够专注,一走神儿,一个知识点就错过了,写作业的时候就不会,导致学习困难。
再次,有的孩子主观学习意识差,不主动,爱偷懒,而要想学好数学,一定不能懒,需要大量做习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有些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到了初中成绩就下滑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小学阶段在阅读上欠了债。小学毕业时,孩子的阅读量不能低于450万字,如果达不到,上初中后就一定要还债。打个比方,你一边工作一边还债,还完车贷还房贷,是不是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同样的道理,孩子一边要还阅读上欠的债,一边又要学新增的知识,压力自然大。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现在很多家长有个认识误区,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儿,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是管教育的,就应该把孩子教育好,我只管他吃住就行。殊不知,家庭教育是孩子学习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你要给孩子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条鱼,家庭对他来说就是水,家里一定要和谐,即便夫妻有矛盾,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另外,家长还要做好学习上的陪伴,做到亲子共学。
记者:能讲个亲子共学方面的案例吗?
秦登秀:有一对夫妻,丈夫是警察,妻子在政府部门工作,两人都很忙,家里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夫妻俩在孩子的教育上做了分工:爸爸负责陪伴儿子,妈妈负责陪伴女儿。
当时,男孩进入了青春期,每天回到家爸爸只陪他做三件事:做公益、一起运动、一起学习。
只要儿子有时间,爸爸就陪着他到小区附近的一个公益早餐店帮忙。儿子喜欢打球,爸爸再忙也会抽时间陪他打球,父子俩处得像哥们儿。儿子写作业时,爸爸就在旁边记学习强国笔记,而且是用笔写的那种,字迹非常工整,或者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
3年后,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儿子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爸爸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对家长们说,不要以忙为借口不陪伴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与你的学历高低没有关系,我们每个人不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吗?
人生就像一辆车,孩子是驾驶员,刹车和油门都在他手上,家长的身份是副驾驶,途中可以提醒孩子如何正确操作,但绝对不能去抓方向盘
记者:接下来请您谈谈时间管理、伙伴关系及师生关系问题吧。
秦登秀:初中的课程多了、作业多了,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学习规划。开学之前,建议全家人坐在一起开一个家庭会议,定一个目标,做好每天的时间管理。
比如,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孩子的作业多长时间完成等。
刚进入初中,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会面临两种关系的变化:一是伙伴关系,二是师生关系。班上的大多数同学孩子可能都不认识,他要从中挑选新伙伴。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一定会受到伙伴的影响。
当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交往的不是他们认可的朋友,就会以武断、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你不能跟那个孩子在一块儿玩,否则早晚你会跟着他学坏……”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提醒加引导。
在师生关系上,家长都希望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课堂上多提问自己的孩子。但老师往往难以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引起老师的关注呢?一个朋友为此感到苦恼,便向我请教。
我给她支招:“可以让孩子找几本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的课外书,放在班里的读书角,然后让孩子找时间跟老师聊聊读书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找同学聊,以此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
后来,她儿子照我说的方法做了,一段时间后对她说,自从他拿了课外书到班里,并和老师聊了以后,老师就发现他知识渊博、口才好,上课时对他的提问就多了,有什么竞赛也都让他参加。这就是正向的、智慧的家庭教育。
家长需要做的,是教孩子如何去做,然后不断修正孩子的行为。
有个比喻很恰当,人生就像一辆车,孩子是驾驶员,刹车和油门都在他手上,家长的身份是副驾驶,途中可以提醒孩子如何正确操作,但绝对不能去抓方向盘。
END
作者:刘波、祖亚丽
编辑:壮青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