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资料与工具
教材与参考书
331 社会工作原理: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2022 年版)为核心,覆盖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框架、伦理原则等基础内容。
437 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研读《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结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补充基础操作流程,掌握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及方案设计逻辑。
辅助资料:参考《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或顾东辉)拓展理论深度,结合《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强化社会学基础。
真题与模拟题
历年真题:2015-2023 年 331/437 真题需反复研读,分析题型分布(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及高频考点(如社会公正、志愿者、社区治理),把握出题脉络。
模拟试题:冲刺阶段使用 2 套模拟题检测复习效果,重点练习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的答题规范。
答案解析:参考 2024 年真题参考答案(如 “社会公正”“志愿者” 定义),学习专业术语的精准运用。
笔记与框架
高分笔记:整理教材重难点(如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适用场景、伦理困境处理),标注历年真题对应章节,强化记忆。
思维导图:按 “理论 - 方法 - 应用” 逻辑梳理知识体系,例如将个案工作流程分解为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步骤。
二、分阶段复习策略
基础阶段(3-6 月)
教材通读:逐章学习《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标注核心概念(如 “增能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结合课后习题巩固理解。
框架搭建:绘制每章知识框架图,例如将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章节分解为生理、心理、社会三大维度,关联理论与实务应用。
跨专业补充:跨考生可同步学习《社会学概论》,补足社会学理论基础,重点掌握 “社会角色”“社会分层” 等概念。
强化阶段(7-9 月)
真题分析:按题型分类整理真题(如 331 名词解释、437 案例分析),总结高频考点(如 “社会政策”“社区工作模式”),标注重复考查内容。
真题答案鸿知考研网有
专题突破:针对薄弱模块(如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进行专项练习,结合《社会工作研究方法》(风笑天)补充方法论知识。
热点整合:关注社会工作领域政策动态(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整理 “乡村振兴”“老年社会工作” 等热点案例,用于论述题答题。
冲刺阶段(10-12 月)
模拟实战:严格按考试时间(3 小时)完成模拟题,训练答题速度与逻辑,例如 437 实务题需在 40 分钟内完成方案设计。
记忆强化:反复背诵高频名词解释(如 “优势视角”“危机介入”)和简答题(如 “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提升效率。
时政结合:将数智技术(如 AI、微信公众号)融入实务方案设计,参考扬州大学数智社会工作微专业课程内容,体现 “人文 + 数字” 双核素养。
三、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331 社会工作原理
名词解释:简明扼要,包含核心要素(如 “志愿者” 需强调 “无偿性”“服务性”“组织性”)。
论述题:结合理论与实例,例如分析 “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时,可引用 “三社联动” 案例,分点论述资源整合、能力建设、政策倡导等维度。
437 社会工作实务
案例分析:运用 “问题 - 需求 - 介入 - 评估” 四步法,例如针对 “老年空巢问题”,需先评估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再设计社区互助小组方案。
方案设计:结构完整,包含目标、实施步骤、资源配置、评估方法,例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案” 需明确使用小视频、微店等数智技术。
通用策略
术语规范:优先使用教材原文表述(如 “社会服务” 而非 “帮助他人”),避免口语化。
逻辑清晰:分点作答,使用 “首先 - 其次 - 最后” 或 “1.2.3.” 等序号,确保层次分明。
时间分配:331 原理卷建议名词解释每题 5 分钟、论述题每题 20 分钟;437 实务卷案例分析每题 30 分钟、方案设计每题 40 分钟,预留 10 分钟检查。
四、心理调适与健康管理
压力缓解
运动与休息:每天安排 30 分钟运动(如跑步、瑜伽),每周休息半天调整状态,避免疲劳作战。
正念训练:使用APP进行呼吸练习,缓解焦虑,提升专注力。
目标设定
阶段目标:将复习任务分解为周计划(如 “本周完成社会政策章节笔记”),定期复盘进度。
分数目标:参考 2025 年预估分数线(总分 331 分),制定单科目标(如 331 原理 110 分、437 实务 110 分),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五、跨专业考生特别建议
补足专业基础
核心课程:选修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 等课程,或通过 MOOC 学习(如中国大学 MOOC “社会工作概论”)。
实践经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养老院、公益组织),积累实务感知,增强答题案例储备。
强化应试技巧
真题侧重:优先攻克 331 原理中的 “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流派” 等基础题,再突破 437 实务的 “方案设计”“案例分析”。
跨学科整合:结合本科专业(如心理学、公共管理)优势,在论述题中融入交叉视角(如 “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个案工作中的情感支持”)。
六、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
忽视真题价值
错误:仅做一遍真题,未深入分析命题规律。
对策:至少刷 3 遍真题,整理错题集,标注高频考点(如 “社会支持网络” 在近 5 年真题中出现 3 次)。
死记硬背理论
错误:机械记忆概念,缺乏实例支撑。
对策:将理论与案例绑定记忆(如 “生态系统理论” 对应 “家庭 - 学校 - 社区联动案例”),提升应用能力。
轻视实务答题规范
错误:方案设计缺乏具体步骤或资源配置。
对策:参考《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的方案模板,细化 “时间节点”“人员分工”“预算明细” 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