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阴阴正可人,研修赋能恰当时。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6月27日上午,濮阳市东湖小学隆重举行“龙都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分享会。本次活动以“共研·共享·共成长”为主题,汇聚语文、数学、综合学科教师培训后的思考与探索,呈现了一场融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于一体的教育分享盛宴。
语文组教师立足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阅读深耕与创新实践,共绘语文素养培育新图景。边雪荣老师分享的《趣味情境中探语文之妙》,以“角色扮演还原课文场景”“沉浸式任务闯关”等案例为切入点,分享了在情境中如何让语文知识“活”起来; 侯海英老师分享的《让课后习题成为教学设计的“导航仪”》,聚焦教材单元整合教学,分享通过梳理语文要素设计主题式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经验,强调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的匹配性;雷吻吻老师分享的《以阅读为舟,渡语文素养之河》,分享阅读策略教学的心得体会,培养逻辑思维与深度阅读习惯;聂相卿老师分享的《深耕低年级语文教学,让成长自然发生》,提出阅读教学重兴趣引导、识字教学创情境游戏、写话训练强观察表达、课堂设计求趣味实效的教学策略;闫九平老师分享的《寻阅读教学新径,筑素养培育虹桥》,以“大单元整体阅读”“群文比较阅读”等创新模式为切入点,探索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数学组老师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实践进行逐一分享:王林老师立足“大单元观”致力于优化课堂结构;王赛儿老师聚焦“思维生长”,通过分层作业、跨界融合及反思性实践深化学习;刘春杰老师借趣味情境(如闯关游戏)、直观教具激发思维活力;余艳老师倡导真实情境驱动(如野餐采购),推动知识向生活回归;张梅老师从数学眼光、思维与语言三维度重塑教育本质;张素花老师强调以生活痛点引发探究,在试错中建构概念(如平均数),延伸素养应用。全体数学教师的分享共同聚焦情境创设、思维赋能与生活联结,致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东湖高效数学课堂。
综合组教师从家校共育、学科创新到科技赋能,多维度探索教育新路径。赵红彪老师分享的《家长是孩子永不卸任的老师》,立意独特,结合实际娓娓道来,很有说服力;韩德印老师分享的《精研道法课堂赋能教师成长》,吸取众家之长,为今后的教学融入新的血液;吉跃伟老师分享的《理论为帆,实践为桨—体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既要做运动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张一帆老师分享的《核心素养导航下的信息科技课堂新图景》,她表示信息科技教学要锚定核心素养;马啸毓老师分享的《乘培训之帆,扬小学英语教学创新之航》反思了教学不足,今后将注重方法创新、融入文化教育,运用AI技术,提升专业素养,为学生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师分享结束后,张素红校长进行了精彩点评。她首先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热忱,各学科组都能立足核心素养,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富有创意的教学实践。同时,张校长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多维度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体验。二是让学科教学融入生活。结合自身学科思考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与策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三是持续思考,在共研共学中获得持续的成长,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身水平。
教育之路,步履不停;思想之火,愈燃愈明。此次分享会不仅是教育培训理念的凝练与传递,更是东湖小学教师团队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与创新追求的生动诠释。相信全体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在“共研”中精进技艺,在“共享”中启迪智慧,在“共成长”中书写东湖教育的新篇章,让核心素养的种子在课堂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教育之花!
文字:聂相卿
统筹:张一帆
初审:余 艳
终审:张秀婷
编辑:史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