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71岁的学员在T台上走出自信,当耄耋老者成为草根书法大师......在杨浦,学习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日常。近日,一场社区学校的成果展在延吉社区精彩上演,折射出人民城市理念下“终身教育”绽放出的温暖光芒。
399名学员精品力作亮相
走进延吉中路77号3楼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正在上演。 虽没有价值连城的展品,却处处闪耀着学习的光辉和收获的喜悦,亮出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学校2025年春季班的“成绩单”。
展览以“古韵新声・乐学共享”为主题,分为“智慧银龄”“智慧成长”“绘学时光”及互动体验四大展区。书法、国画、时装、声乐、武术、绳结、草编…… 399名学员的精品力作,将整个大厅装点得翰墨飘香,五彩斑斓。 这些作品背后,是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开设的18门课程和超过3000人次的服务。
“我在这里学了快两年了。”在展厅里,时装班学员刘彩娣阿姨精神矍铄,分享着她的变化。“本来我腰不好,现在挺起来了,毛病也好了。” 她笑着说,老师教得好,从怎么走路到每个动作都教得很到位。
在时装班的课程介绍中,看到了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通过站姿、步态、转身等形体训练与舞台走秀实践,引导学员塑造优雅气质。
刘阿姨的改变并非个例。在延吉社区,学习正成为老年居民们重启精彩人生的钥匙。“智慧银龄”展区荟萃了书法、国画、声乐、智能手机应用、气功养生等众多课程的成果。
本学期,智能手机应用班的学员则学会了用镜头记录生活,一位学员欣喜地表示:“没想到手机不仅能方便生活,还能将所见所闻变成视频,更生动了。”
“颈椎练好了,不用去医院做牵引”
“街道对我们老年人很重视,提供了冬暖夏凉的好场所。”健身气功班的学员何海感触颇深。“我自己颈椎就练好了。本来我一直要到医院去做牵引,现在不做也能抬头了。”
本学期的健身气功班以中华传统养生术“五禽戏”为核心,服务了252人次。授课老师杨子凤教学严谨,不仅拆解虎、鹿、熊、猿、鸟的仿生动作,更强调“形、气、神”三位一体,讲解五禽戏与中医养生之道。
“看到学员们学成了有成就感,他们身体得到了改善,觉得自己生活非常有意义。”杨子凤告诉记者,如今,健身气功班的吸引力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一些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也慕名而来,课堂上常常能看到老少共学的和谐景象。
这种跨代共学的场景,在围棋班也同样上演。 在围棋教练员万叶庭老师的指导下,老年学员与青少年同台对弈,在黑白落子间,经验与创新碰撞,传统文化在代际间悄然传承。
如今,社区学校不仅是老年人的乐园,更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据了解,学校将中华武术、非遗草编、中国绳结等优质课程还配送到周边的中小学,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累计服务了1000余人。
在展厅一角,一块用视觉笔记形式呈现的“绘学时光”展板生动地将师生的学习历程与心灵收获,用形象的图示和清晰的脉络描绘出来,让知识的传递突破了文字的界限。
此外,展览还特设了“非遗漆扇”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只要参与知识问答或分享活动,就有机会亲手制作一把漆扇,每日限量20个名额,让居民在动手体验中触摸千年非遗技艺,感受东方美学的匠心独运。
一场展览,是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学校秉持“构建学习型社区,促进终身教育”理念的生动缩影,展现了社区教育为居民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与幸福底色。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