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很快攻占洛阳、长安的主要原因包括:
军事实力:安禄山作为边疆节度使,手握重兵,军事实力强大。他领导的叛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
朝廷腐败:唐朝后期,中央集权逐渐削弱,朝政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军队战斗力下降。朝廷内部派系斗争严重,缺乏有效的指挥和协调。
防御准备不足:洛阳和长安的守备力量薄弱,未能及时做好防御准备,导致叛军轻易攻破城池。
忠诚度问题:部分地方官员和将领对朝廷忠诚度不高,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或叛变,使得叛军得以顺利推进。
战略失误:唐朝高层在应对叛乱时出现决策失误,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叛军攻势。
755年,安禄山叛乱能够很快攻占洛阳、长安的主要原因是
A.唐玄宗不理政事
B.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C.杨国忠腐败无能
D.宦官专政人心涣散
B.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原因:
1、安禄山想当皇帝。
2、中央的军事力量已经腐朽。
3、节度使的势力太过强大。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