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留子疯狂炫富,如今的留子活人微死。
最近就刷到个越看越上头的英区中国留子博主,他交着30万的学费,却过着流放一样的生活。
吃临期食物,靠维生素续命,每天下课不是躺公园,就是躺草地,每天活得像个独居老人。
就是这样一个流浪汉般的衰系留子,却引得百万人关注。
网友们纷纷直呼:这恐怕才是真实的留子生活。
交30万学费 在英国活成了流浪汉
这位留子的网名叫@白日梦想家,他是QS排名前30英国某大学的一名硕士生。
今年8月发布第一条视频点赞就近50万次,至今才发40条视频,条条百万播放量,抖音粉丝也超过320万了。
为什么短短三个月就能火成百万博主?
因为他颠覆了过去大家对留学生积极向上、讲究精致生活的认知。
虽然视频里他走的是贫穷叙事的路子,但他从不卖惨,而是佛系自嘲着日常的遭遇。

图源:抖音@白日梦想家
他的头等大事就是报复性睡觉,就像要把多年来一直没睡够的觉补起来一般。
周内上完课、参加完社团活动,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不是做饭,而是先补觉,从下午四点睡到晚上九、十点,再各种捣鼓,磨叽到凌晨一两点写完作业。
要是作业实在写不完,怎么办?依旧睡醒了再说,结果躺下就刷视频到凌晨四点,再睡到早上八九点起床直接上课,周末又习惯性睡到下午三四点。
因为作息紊乱,他吃维生素和鱼油就是为了心安,吃完再继续熬夜。
别人睡觉是在家里的床上,他的床遍地都是,随地大小睡。早课上完在草坪上就地睡一小时,骑自行车到公园里也能睡觉和晒太阳补钙两不误。
出去一趟能耗尽他的全部精力,所以宅在家成了他的惯常操作。
能迫使他出门的要么是去上课或者跟同伴写作业,要么是去拿回收物、取快递,要么就是去超市搜刮各种临期食物回来做饭。
他还经常十几个小时或者整天不吃饭,有时饿到灵魂都出窍了才想起来进食。
吃饭对于他而言,只要是能维持生命体征就行。
上完早课,午餐在外面就用麦当劳5英镑的穷鬼四件套垫肚子。
在家时,用橘子补充维生素,黄瓜当膳食纤维,或者直接用包菜沙拉代替,麦片加奶补钙,冰箱里冻得硬邦邦的面包当碳水化合物,再配上果酱或者临期的豆豆子。
你说他没好好吃饭吧,但他每一餐的营养都相当均衡,网友戏称这是生命维持餐。
没出国前,家里的方便面他连看都不看,现在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泡面都快感动到流泪,
自己做的咖喱饭、西红柿意大利面以及饭店里的东北菜就已经算是国宴级别的餐了。

图源:THE TIMES
一个人的房间里,他调教豆包跟自己聊天,让ChatGPT帮自己找文献写作业,出门后经常站在街角,模仿剧中情节,活脱脱像个空巢老人在隔空对话。
留学不仅让他在课堂上学到了各种理论知识,还在房东的小院子里学起种菜、自己安装暖气片,徒手搭鞋架,解锁各种生活小技巧和小常识。
有人说他是「电子蟑螂」,隔着屏幕看着他单调且无趣的生活,言行自带的淡淡的搞笑感,让人无比放松,莫名感到舒服。
他在大号里负责兜售狼狈日常,又开了个小号贩卖日常所思所想。
他分享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阅书无数;又回忆从熟悉的家乡来到这陌生的国度、昂贵的地界、低效率的社会,一瞬间就想家了。
此时大家才发现,大号上大小梗无数的他,原来是一个那么感性细腻的男生,很多网友说在他的一篇篇小文字里读到了共鸣,得到了治愈和救赎。

图源:抖音@白日梦想家
每个留子都会遭遇的三大苦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留学是有钱人的专属品,留子的生活是光鲜亮丽的,开豪车住豪宅,朋友无数,party不断,时不时还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全球旅行。
但博主@白日梦想家却用苦兮兮的方式打破了大家的幻想,这触动了大家长期以来内心积攒的精英疲劳感。
透过他的视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留学已经变成了一场经济战,每个留子都要吃一次经济苦。
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严重的英国,本科学费每年都有3%甚至更高的涨幅,硕士学位更夸张,因为大学可以随意收取硕士学位的学费。
最近几年英国许多大学都试图提高研究生学费,以此来增加收入,改善财政危机。
泰晤士报道称,英国一年制硕士学位的费用在三年内上涨了2000英镑(约1.9万元),平均费用从2021年的10480英镑上榜到了现在的12703英镑(约9.8万元到11.9万元),某些课程费用甚至超过8万英镑(约74.7万元)。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学费24162英镑(约22.6万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行为科学硕士学费为28900英镑(约27万元);牛津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费为53340英镑(约49.9万元),2025-2026学年牛津赛德商学院一年制MBA课程学费83770英镑(约78.2万元)。
因为学费太高,许多英国的毕业生离开大学时都背负着巨额债务,据学生贷款公司统计,英国学生平均债务高达48470英镑(约45.3万元)。
一家帮助大学招收研究生的机构FindAUniversity的用户与洞察总监Mark Bennett说:“自2016年英格兰推出首个研究生贷款以来,硕士学费在近十年间就在持续上涨,这已是公开的秘密。现在许多学生,贷款全部用来缴学费了,根本没有剩余资金用于支付住宿、交通等生活开支。”
以帝国理工学院为例,它在官网中列出来的生活花销如果按照12个月算,足足能花掉22041英镑,即21万元人民币,其中租住在公寓就要13364英镑,相当于12.5万元人民币。

图源:帝国理工学院
处境艰难的中国留学生,通常倒不会去申请贷款,但他们不得不在生活方面紧衣缩食。
博主@白日梦想家就是为了节省开支去买各种临期低价商品。
比如他在超市买的临期冷冻虾7.5英镑(约70元)、西红柿1.5英镑(约14元)、牛奶和白菜都是1.5英镑,土豆、橘子1.3英镑(约12元),咖喱2.2英镑(约21元)等。
他为什么想在房东家里种菜,不是为了消遣娱乐,单纯是因为英国的蔬菜太贵了。
除了吃喝住贵,购物打车也不便宜。
博主舍不得花钱买家具,直接去同学家里免费回收,狠下心在宜家买的枕头,加上60元的配送费,就花去了三百多元。
去离家3.5公里的地方跟导师聚餐,为了省下那70多元的打车费,他硬生生走回了家。
他在自己的小号中说,所有的物品都比家乡贵了10倍,所以他每次都不忘换算价格,来英国后,他再也没点外卖了。

图源:抖音@白日梦想家
留学生要吃的第二种苦是,心理苦。
文化差异、语言压力、社交隔阂、自我怀疑等等,在国内再普通的人,一旦出国都要重新开始社会化。
一个人在空洞洞的房间吃饭、刷手机,整个房间只能听到视频里发出的热闹声;坐在草坪上,一个人吃饭,跟松鼠打招呼;
和室友文化背景完全不同,沟通需要试探;跟自己和AI说话成了一堂必修课。
陌生的文字、陌生的国度、陌生的面孔,一切都在打磨着每个留子孤独的内心。
虽然他们已经身处在这个地方,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每位同学和导师搭上话,谈理想与困境,但每个留子都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
英国的心理健康慈善机构Student Minds在2022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57%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7%的人已被诊断出患有心理健康疾病。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下降、辍学,甚至自残和自杀,过去十几年间,学生的总体自杀率都在上升。
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离家到异国他乡、学业和经济压力以及缺乏熟悉的社会和情感支持网络,其中国际生就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
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都盛行着。

图源:UK Parliament
每个留学生都要吃的第三种苦是,学业苦。
虽然博主在账号里总会一笔带过上课和作业内容,但他每次两三个小时的课堂、回家后都要写的作业以及时不时的答辩和小组作业,都透露着他并不是没有好好学习。
外界常以为留学生轻松上课、随便混混就能毕业,但其实事实完全相反。
尤其是在英国G5、美国前30大学等名校,周围都是全球最厉害的学生,稍微不努力就有可能掉队,甚至旷课、挂科太多,还会面临警告、退学等的处分。
哈佛大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21-2022学年哈佛51名本科生就因学业表现不佳而被劝退。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全日制大学生中只有41%的人能够在4年内获得学士学位,只有59%的人在6年内获得学士学位。
图源:CNBC
英美硕士因为时间短,课程密度极高,任务量更大,平均每周三到五篇的阅读,论文以及Presentation都是家常便饭。
刚拿到offer欢天喜地,上完一个学期精疲力竭,是每个留子的心声。
临近考试季,复习时间根本不够,考试焦虑已经影响着全球高达40%的学子,国际生的压力比当地的学生还要更高,于是熬夜背书也是每个留子的痛苦回忆。
博主@白日梦想家就曾因为第二天要答辩,熬了个通宵没有睡。
这种学业的压力,很多留学生都不敢说出口,害怕被嘲笑卖惨,但他的轻描淡写,也让更多人看到原来留学不是精英的秀场。
留学可以是狼狈、穷苦、疲惫的,也可以展示一个个普通年轻人在异乡努力生活的真实样子。
「流浪留学生」需要被看见
博主@白日梦想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敢展示脆弱、拮据一面的留子。
在韩国留学的@首尔佬蒯将出租屋爆改为东北民宅,边开小差边上课,听相声打消寂寞;
日本留子@讲英格力士抢半价食品和蹭饭度日;意大利留子@李善宝,调侃自己为老鼠人,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狭窄房间里抱着手机打发时间。

图源:视频号
这几位博主凭借流浪式留学的赛道成功出圈后,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留子加入。
他们在视频里展示的或许只是自己日常留学生活的冰山一角,也或许略显夸张,但里面搞笑又心酸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代表了留子们的不易。
这些东西过去没人愿意说,经过他们的展示现在被更多人看见了,这也给所有未来想要留学的家庭敲响了警钟。
留学注定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有人靠奖学金生活或者边打工边上学;有人假装着适应了,但晚上偷偷流着泪,所有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他们在静悄悄承受压力、恐惧与孤独罢了。
很多人会说,那些能出去留学的人多半家里是不缺钱的,这可能是事实,但很多留学生是非常内疚的,总觉得辜负了父母的付出。
他们的每一笔支出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一次超市采购、一顿中餐,甚至几袋面包,都能引发内心的不安。
正如博主@白日梦想家在自己的小号中写道:“我甚至会用价格除以毫升、用价格除以个数,以此来消解花钱的负罪感。”
那些在海外咬牙坚持的留子,不仅承受着汇率波动、学费上涨的压力,也有来自家庭的期望、自我定义的焦虑,以及必须成功,不然就对不起所有人的道德绑架。

图源:抖音@世界上没有柠檬
这几年恰逢经济低谷期,许多家庭生意出现了问题,留学断供的消息不绝于耳,荒废了学业,也苦了孩子。
未来想要送孩子留学的家庭,在孩子出发前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而不是抱着先送出去再说的心态。
同时不要神化留学,做好经济准备后,还要有心理准备。
留学肯定会遭遇内心孤独、文化冲击、学业焦虑等问题,如果没有打好心理防疫战,很容易被这些情绪击垮。
参考:
抖音账号@白日梦想家和@世界上没有柠檬
硕士学位费用飙升:即使学生贷款也无法覆盖
英格兰学生心理健康:统计数据、政策和指导
四年或更短时间毕业有助于降低大学费用,但只有41%的学生能做到这一点
上一篇:华大新高考联盟2026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时间及范围
下一篇:我和米豆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