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清晨,雨后的人大校园分外凉爽。由山东威海市教育学会组织的研学营师生近四十人齐聚中国人民大学,通过专题讲座、经验分享、校园参观等形式,深入了解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时代风采。
招生组深度解读,展现人大学术底蕴
活动伊始,在立德楼508教室,中国人民大学山东招生组徐泽峰老师以宣传片开篇,生动介绍了人民大学的历史传承和治学精神,并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栋梁之才”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及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读了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人才培养亮点以及新变化。通过详实数据与案例,徐老师分享了人大学子毕业后在多元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激发学员对名校的向往。
学子经验分享,传递大学成长智慧
威海文登新一中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23级会计专业的马楚桐同学以“向外拓展与向内求索相结合”为命题,生动分享了她的学习心得和在大学期间的生活体会。她谈到学习上要专注课堂、善用输出法复习和弹性规划任务,生活中需合理分配时间、全面发展;还提及要接纳大学迷茫,理性看待“合群”“与他人比较”,肯定自身价值。这些分享为学子们提供了切实的成长指引。围绕着如何升学备考、怎样看待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学弟学妹们与马楚桐同学进行了非常热烈的交流与互动,学员们也对人大的食、住、行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好奇心。
校园文化浸润,感悟人大精神
在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交流结束后,研学营师生们从东门出发,由马楚桐同学引导依次参观了“实事求是”石刻、图书馆、世纪馆、一勺池、明德楼等人民大学标志性建筑。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马楚桐同学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了人大建筑的历史、人大校史,并分享了自己大学生活的点滴。
以青春之名,赴山海之约
短暂的研学之旅落下帷幕,但人大精神已在威海学子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相信这颗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指引他们在求学之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