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无微不至,总想着把最好的给孩子。
天下无不爱儿女的父母,可是再伟大的爱,也要注意距离和分寸。
尤其是到了晚年,人过五十,儿女找你要3样东西,要拒绝,给了,会变成仇人。
01
你的养老钱
李先生今年67岁,有一份稳定的退休工资。
他的儿子结婚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儿媳也处于待业状态,小两口经常入不敷出。
有一次,儿子儿媳找到李先生,说自己想要创业,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希望李先生能拿出他的退休工资和养老钱支持他们。
李先生出于对儿子的疼爱,心软之下拿出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50 万元。
然而,儿子儿媳并没有将这笔钱好好用于创业。他们盲目跟风投资一些不靠谱的项目,很快就把钱赔得精光。
这件事的发生,不仅没有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埋怨李先生没有给更多的钱支持他们东山再起。
原本温馨的父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如同仇人一般,李先生后悔不已。
这就是人性,朋友一语点破。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就是价值互换,真心换不来真心。
你的养老钱是你的底牌,也是你最后的价值。
在任何关系中,过度的给予都可能会变成一种伤害。
当子女向父母索要“养老钱”时,学会拒绝和说“不”,才是真正能帮助到他们的方式。
02
你的私人时间
堂伯今年到了退休的年纪,原本计划在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游山玩水,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
可是儿子儿媳却希望堂伯老两口帮忙带孩子。
从此,堂伯的私人时间被完全占据。每天从早到晚都围着孙子转,买菜、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出去玩,一刻都不得闲。
他和老伴原本的旅游计划也一再搁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堂伯感到身心俱疲。
而儿子儿媳却觉得堂伯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不仅没有表达过感激之情,还对他们带孩子的方式诸多挑剔。
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儿子儿媳便指责起了堂伯。
堂伯感到非常委屈,和儿子儿媳激烈地辩论。
原本和睦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堂伯觉得自己为这个小家庭付出了那么多私人时间,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心里十分心寒。
卡尔·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首先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尤其是过了五十岁后,要重视自己,再怎么放不下子女,也要以自我为先。
没有自我的生活,只会让一段关系越来越糟。
毕竟只有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03
你的过度付出
李嘉诚在对待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方面,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原则。
当孩子逐渐长大,自己的年纪增大,李嘉诚知道该学会放手让他们独立了。
他的两个孩子去国外上大学时,李嘉诚并没有让他们依靠家族的财富和势力享受特殊待遇。
他只提供必要的学费和生活费,要求他们自己打工赚取额外的零花钱。
他希望孩子们能体验生活的艰辛,学会独立面对问题。
在商业领域,李嘉诚也没有直接为儿子们铺好所有的道路,而是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
正是李嘉诚这种不过度付出,懂得适时拒绝为子女包办一切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独立成长,也保持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父母,年过五十后,要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过度付出和包办一切,而是让儿女学会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
父母适时拒绝儿女地索求,能促使孩子们更加独立和成熟。
人过五十,不要做“铁石心肠”的父母,也不要做“包办一切”的父母。
不要“都给”,也不要都“不给”。
父母对子女的爱,分寸感很重要。
做好这三点,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拥有自己的时间和不替孩子包办一切。
学会拒绝和说“不”,让孩子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虽然无私伟大,但也不是能让孩子随便糟蹋的。
如此,你便能拥有一个懂感恩、知孝顺的孩子。
-END-
作者简介:善空,世间万物,唯善致空,愿用文字走进你我柔软的心房。
关于文章讲到的观点,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