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被录取了!"当这句话从主考官嘴里蹦出来时,我整个人瘫在椅子上,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透。就在十分钟前,我还在用颤抖的手指着屏幕里的教授傻笑——这个动作后来被室友做成表情包,在学院群里疯传了整整三个月。
那天下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昏。我蜷缩在宿舍床上,手机突然像催命符似的震动起来。学工办的老师发来视频会议链接,通知我提前两小时面试。当时我正做着啃鸡腿的美梦,嘴角还挂着口水,突然被拽进现实的感觉就像被人当头浇了盆冰水。
候考室的空调开得特别足,可我的手心全是汗。镜头里戴着口罩的老师们正在调试设备,我抓起水杯猛灌两口,突然听见有个温柔的女声问:"同学,能背出父母的手机号吗?"这问题来得猝不及防,我条件反射般报出两串数字,语速快得像在说rap。没想到老师居然鼓掌:"厉害啊!现在年轻人能记住父母号码的可不多。"我差点没憋住笑——这年头谁还记不住爸妈电话?但转念一想,这该不会是新型防替考手段吧?
正式面试时我整个人都是飘的。七位教授戴着同款蓝色口罩坐成一排,活像医院会诊现场。自我介绍环节我背得行云流水,毕竟这段文字在宿舍镜子前演练过上百次。直到抽到英文题时,命运女神终于对我露出了微笑——那段专业文献我上周刚在知网看过译文!
"这位考生,你的英语成绩和口语水平不太匹配啊。"当最右侧的男教授抛出这个致命问题时,我脑子一抽脱口而出:"初试前夜隔壁宿舍在打王者荣耀。"话刚出口就听见此起彼伏的憋笑声,主考官的眼角笑纹都快把口罩撑破了。后来才知道,那天整层楼就我们专业在通宵复习。
最戏剧性的时刻出现在自由问答环节。当我说出"就算这个专业月薪三千也要干一辈子"时,有位教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旁边老师连忙递水,我这才发现他面前的名牌写着某本专业著作的作者名字——而我刚刚花了三分钟吹捧那本书写得多么惊为天人。
"同学看过这本书?"主考官突然把摄像头转向咳嗽的教授。我定睛一看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这不是教材扉页上的大佬照片吗?当时脑子一热,竟然对着屏幕挥起手来:"老师!您第三章那个模型推导太绝了!"后来听学长说,那天整层办公室都听见了教授们爽朗的笑声。
等待结果的那周,我每天要刷新二十次研招网。直到看见综合排名从20蹿到第9,才敢相信那个在镜头前手舞足蹈的憨憨真的逆袭成功了。更魔幻的是,后来在开学典礼上,那位著作等身的教授居然在人群里认出我:"你就是那个面试挥手的同学吧?"
现在每次路过当初视频面试的教学楼,都会想起那个兵荒马乱的下午。谁能想到,一次睡眼惺忪的连线,几句脱口而出的真心话,竟然真的叩开了理想学府的大门。或许正如室友调侃的那样:真诚才是必杀技,哪怕真诚得有点傻气。
上一篇:人才培养要跟上时代发展需要
下一篇:香港留学中介大家有推荐的吗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