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宴”的风竟刮到了幼儿园?现在的家长为何如此看重仪式感?
开心田螺
2025-08-26 17:05:47
0

近些年举办“升学宴”的风是越刮越猛。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甚至有的家庭连孩子“上幼儿园了”也要举办“升学宴”。如广西钦州的一位家长,为庆祝孩子“荣升学前班”,摆酒席并悬挂横幅。这种原本属于大学或高中毕业才有的“仪式感”,如今逐步“下沉”到幼儿阶段。

一、现象:幼儿园“升学宴”的兴起

随着“起跑线”理论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输在任何起跑点上。从胎教到早教,从幼儿园择校到小学入学,每一个阶段都被赋予了“决定命运”的意义。70-90后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缺乏仪式感,因此希望为子女制造更多“值得纪念”的时刻。这种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补偿心理”——通过给孩子营造仪式感,来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温暖或重视感。

“幼升小”被看作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部分家长将其视为孩子“首次社会性成长节点”,通过聚餐、礼物等形式进行庆祝和纪念。但商业化推动下,部分宴会规模堪比婚庆。部分家长不仅在酒店定制“金榜题名宴”,还邀请专业策划公司介入,宴会现场有礼服走红毯、LED舞台、摄影跟拍等,投入数万元布置场地、准备礼品。

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幼升小、幼儿园毕业宴,催生了超300亿规模的市场。某一线城市的一家幼儿园举办“毕业升学宴”,规模甚至达50桌,包含“戴状元帽”“击状元鼓”等仪式化环节,模仿古代科举庆典,单场费用可达十余万元。

二、家庭“仪式感”的正面价值与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不同阶段对“成就”和“认可”的需求不同。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正处于“社会性发展”初期,适度的仪式感能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认同感和家庭的归属感。家庭通过仪式化的庆祝方式,传递出“学习重要”、“成长值得纪念”等正面价值观,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如村上春树所言:“仪式是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一场温馨的家庭聚餐,一句“我们为你骄傲”的肯定,也许就是孩子走向新阶段最温暖的祝福,将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争议焦点:仪式感异化的风险

但是,部分早教机构、儿童宴会中心通过短视频等宣传“仪式感必要论”,引导消费。部分宴会餐饮浪费率达40%,且易滋生幼儿物质攀比心理。

部分家庭将宴会作为展示教育成果的窗口,隐含“阶层比拼”(如晒名校录取通知书),孩子被物化为家长“炫耀工具”,反感被迫参与成人社交场合。小孩子难以理解复杂仪式,反而可能因流程压力产生恐惧。如穿戴厚重状元服、长时间表演等环节,偏离儿童身心特点。

还有的家长将宴席演变为“敛财工具”,为回收礼金大办宴席,孩子沦为配角。过早将“升学”与物质奖励绑定(如收礼金、礼品),易扭曲学习意义,加剧教育功利化。

四、家长该如何把握仪式感的“度”?

去年我家若兰“幼升小”的时候,我们也给她办了“升学宴”。不过,此“宴”我们并没有邀请其他人,更没有“收礼”,单纯的就是我们“自家人”给孩子的一个“仪式感”。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我和妹妹一家,一起组团去接若兰放学。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庆祝孩子进入全新的人生阶段。

仪式感本身是情感的载体,而非规模的竞赛,理应回归“记录成长”的本质需求。通过家庭聚餐庆祝孩子进入新阶段,既强化了家庭纽带,又以低成本实现了成长节点标记。家人陪伴的温馨场景,能传递安全感与认可。对孩子而言,一场温馨的家庭聚餐、一次温暖的拥抱,远比奢华宴席更能滋养成长。

仪式感的核心,在于用“心”而非用“金”。以家庭为单位的庆祝,拒绝收礼和外部邀请,从根源上切断了人情负担(如礼金回收压力)和攀比链条(如酒店拱门、高价策划),也规避了人情社会的裹挟。正如教育学者所倡:“童年需要留白,而非填满宴席的喧嚣。”

“喜悦是自家人分享的,不必张扬。” 社会也应警惕商业化对纯真童年的侵蚀,让仪式真正服务于教育初心而非人情负担。当更多家庭选择用陪伴代替排场、用成长笔记替代礼金簿时,仪式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真——滋养生命,而非负重前行。

五、建议:回归仪式本质的路径

仪式感的核心原则应该是以孩子体验为中心,剥离功利化包装。当升学宴褪去浮华,一句“我们为你骄傲”的肯定,远比千桌盛宴更能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除了组织家庭聚会,家长更应该深化互动形式,强化教育意义。比如:制作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照片、手工作品集,全家分享成长故事;让孩子写下小学愿望(如“学会跳绳”“交5个朋友”),封存至毕业时开启。

另外,也可以衔接能力培养替代排场,将宴席经费转化为适应性体验。比如,带孩子参观小学、模拟整理书包、购买文具,减轻入学焦虑。或者用公益实践替代宴席,通过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社区清洁等,培养社会责任感。

除此之外,还可以扩展仪式载体,如家庭露营观星、登山望远,象征“攀登新阶段”;共读《一年级太棒了》等绘本,或演绎“开笔礼”传统文化仪式。

“升学宴”进入幼儿园,看似荒诞,实则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它既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高度期待,也折射出社会竞争压力的前移。但无论如何,教育的本质不应被形式掩盖。真正有价值的“仪式感”,是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感受到爱与尊重,而不是在攀比与排场中迷失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中小学秋季开学温馨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一个暑假接近尾声。您的孩子即将走进校门、升入新的年...
2025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025 年秋季启用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严格遵循最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全新编写。在知识体系构...
提升情感素养 赋能立德树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翟 莉 在当今以数据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
您提到的“号称台湾的”似乎没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称其为“国家”或试图割裂其与中国的关系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决定国家战争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的职权。具体来说,这是...
胡剑云成为兴智教育品牌大使的真... 胡剑云,兴智教育品牌大使,自2015年兴智教育创立以来,他便与这个专注于家庭教育的品牌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5新教材外研社版小学五年... 为切实助力五年级学生更高效、更灵活地开展英语学习,解决传统纸质教材携带不便、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我们...
90所!遵义两城区民办幼儿园“... 近日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体育局 遵义市新蒲新区教育体育局 公示了 2025年民办幼儿园“白名单” 共计...
兰州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排名大揭... 公务员考试对于许多兰州的小伙伴来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考试,而选择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
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中新网天津8月22日电 (记者 孙玲玲)22日,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卓越工程人才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