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张珈菡
“看,这是你们去年的样子,现在都长大啦!”8月25日,在禹州市火龙镇马寨村的广场上,选调生马晨航与大家分享着相册里一张张孩子们的笑脸。两年来,他用镜头记录下村内学生从懵懂孩童到自信少年的蜕变,也通过一系列措施为乡村未成年人的成长注入希望与力量。
“刚来时,许多孩子害羞,不愿和我交流;现在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故事,眼神里多了一份自信。”马晨航翻看着照片感慨地说。
作为到村任职选调生,马晨航在完成基层工作的同时,将关注点投向村内未成年人教育,平时,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讲座、专题家访、兴趣活动等,带着孩子们用镜头记录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帮助孩子们提升学业水平、丰富课余生活。
“我想做医生救死扶伤。”“我想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马晨航回忆起2023年12月“希望种子进校园”活动中孩子们的话语,至今还记忆犹新。
“你们是村里的未来,更是祖国的未来!要坚定曾经的梦想,努力学习,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年半后,马晨航带着这些材料入户家访并鼓励孩子们。
马寨村党支部书记王雪峰不禁感叹:“晨航以大哥哥的身份的与孩子们交流,不仅开拓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更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奋斗的种子,为我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小贡献。”
“虽然到村任期即将结束,但记录成长的故事仍会继续。我相信这些被爱与陪伴浸润的少年,终将带着梦想奔赴远方,用奋斗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马晨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