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正青春 铜陵篇
聚青春
作为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团铜陵市委始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培养青年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团市委以暑期政务实习为切入点,深耕校地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搭建平台、精准对接、全程服务,既助力地方破解发展中的“真问题”,又让青年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切实彰显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服务者角色。
精准对接 搭建校地合作桥梁
为摸清供需,实践活动启动之初,团市委积极与政府各部门沟通,了解政务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同时,广泛收集高校资源信息,掌握大学生专业特长和实习意向。通过对双方需求的精准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实习岗位清单,确保实习岗位与大学生专业的匹配度。
“光有匹配度还不够,还得畅通对接渠道”。据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青春铜陵”线上平台,团市委专门开发了实习岗位云匹配系统,实现学生专业、实习意向与岗位需求的智能匹配。该系统自2019年启用以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关注,先后有近350家单位参与其中,开发实习岗位2000多个。今年暑期,铜陵市共开发了271个岗位,其中包括100个爱心暑托班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岗位,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精心组织 助力大学生无忧实习
作为实习工作的组织者,团市委承担着统筹协调、组织安排的重要职责。在实习过程中,团市委精心组织各项活动,确保实习工作有序开展。
岗前培训环节,为了让实习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和要求,团市委组织开展了岗前培训,帮助学生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实习期间,为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市委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通过举办“2025年大学生铜陵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分享实习经验和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为服务者,团市委还始终关注实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助力学生培养真本领。如为参加暑期政务实习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学生的实习生活提供安全保障。提供午餐补助等便利,让学生能够安心开展实习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待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工作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出具实习证明。
成效显著 解决真问题培养真本领
在大学生暑期政务实习工作中,团市委通过架起校地桥梁,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助力地方解决真问题,培养青年真本领,使得大学生暑期政务实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得到了大学生的智力支持,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青春动力。另一方面,实习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实习锻炼,大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让他们对地方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服务地方、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了自身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团市委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校地联动机制,扩大实习覆盖面,创新实践形式,让更多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之力为地方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青年学子体验非遗拓印
在城市打卡角定格青春记忆
实践录
作为政务实习生,我不仅参与了“千名学子铜陵行”活动,实地走访铜陵市博物馆、犁桥水镇,也跟随相关部门一起投身于“青呼我为,科技助农”等工作中,参与“青创会客厅”暨青年企业家仲裁专题研讨学习交流会,深入了解活动的组织流程和细节安排,学习到许多沟通协调的技巧。
实习时间虽短,但所见所学已深深嵌入记忆中。我对“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团组织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组织者、推动者、服务者的关键作用,搭建起高校与地方之间的桥梁,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认识社会的平台。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更加意识到青年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也希望今后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乐晨
在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实习的这段经历,让我对政务工作的认知从抽象概念逐渐具象为有温度、有厚度的实践。作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线参与者,我深刻体会到政务工作不仅是程序与文件,更是对民意的倾听、转化与落实。
在整理人大代表建议时,我看到一条条关乎教育、交通、养老的民生诉求如何通过规范化流程成为政策制订参考;在旁听常委会会议时,我感受到议题审议中既有严谨的法律尺度,也有饱含温度的民生考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务工作者永远不变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愿以青春为笔,蘸满理想的墨,让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同频共振,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奋斗的篇章。
□西安交通大学章 瑞
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团市委组织开展的“请喝一杯水”公益行动等多个活动,并完成了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工作。不仅积累了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经验,而且专业采编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
这段实习经历为我打开了成长的新窗口。我深切体会到政务工作的严谨细致,也收获了活动成功落地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更在协同合作中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在学习和工作中稳步前行。
□四川大学章馨悦
书记说
双向赋能汇聚城市发展的蓬勃力量
□团铜陵市委副书记 张三宝
持续拓展领域、创新形式,让更多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之力赋能铜陵发展。一直以来,团市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工作大局,始终以“校地协同、精准赋能”为特色,让青年在服务地方中成长。今年共有271个岗位实现了专业与需求精准对接。
实践中突出“全链条服务”:岗前培训帮学生快速适应,定期交流让经验互鉴;购买意外险、发餐补、解难题,让学生安心实践;实习结束出具综合评价证明,形成成长闭环。
成效上实现“双向共赢”:地方获青年智力支持破解发展难题,学生在政务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化对家乡的认知。
本次暑期政务实习是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生动实践,既为地方发展输送了“青年智囊”,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课堂,更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明白了“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深刻内涵。展望未来,团市委将继续扮演好组织者、推动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不断完善大学生暑期政务实习工作机制,拓展实习领域和岗位,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
(通讯员 赵旭 王康 记者 程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