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迎来4200余名本科新生报到。这是东南大学时隔35年全体本科新生首次回到位于四牌楼2号的老校区就读。六朝松下迎新人,这座百年学府首次设立八大书院,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5级本科新生全部入驻由三江、南高、东南、中大、南工、南雍、日新、至善组成的八大书院。书院制旨在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专业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领军气质的复合型人才。
当天上午,八位教授在大礼堂二楼报告厅接过书院院长聘书,他们均是各自领域的权威学者,涵盖工、理、医、文各学科,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与育人经验。他们将作为书院领航者,带领多学科导师团队构建“全人教育”体系,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
“八大书院是新生寻根百廿校史、涵养学术志趣、铸就卓越品格的第一站。”曹进德教授在聘书交接仪式上表示,书院将以“止于至善”校训为指引,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同行者与守护人。
今年的新生中,有平均年龄15岁的少年生群体,有利用假期到工地打工的自强男孩,有来自贵州的两对“双工科”双胞胎,有接力上东大的兄弟。来自安徽池州的“烧伤男孩”小方同学,因意外烧伤后只剩下单指。在开学前,他就收到了东南大学SEUrobot康复机器人组的邀请,来到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体验“机电交互控制灵巧手”。小方同学将就读于东南大学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与智能系统)。学校为其量身定制入学方案,协调无障碍宿舍环境,并由机械工程学院课题组研发个性化义肢。
开学季的东南大学校园处处是善意与温情。1000余名东大师生员工志愿者,身穿黄马甲冒着酷暑或坚守在各迎新点位,或奔波于地铁站、宿舍区、报到点,他们搬行李、运物资、指路线……成为迎新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各宿舍区,新生可快速办理入住、购置生活用品等,真正实现“下车有人接、入住有指引”。在南京市、玄武区及街道的协助下,四牌楼校区周边腾挪出1800余个车位供新生家长使用,此外,新生们还接到了来自属地玄武区送上的文创大礼包。
此外,在迎新期间学校开放了校史馆、吴健雄纪念馆、梅庵等文化场馆,配有建筑科普团队导览的校园讲解等服务。面对高温,在多处摆放加冰电扇、帐篷,布置多个饮水点,免费提供防暑饮品,开放食堂和部分教室作为家长及新生休息区,还在地铁站口设置迎新引导站,安排循环接驳车,配备急救医药箱等应急物资。(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