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带着“新变化”迎接开学,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温馨舒适、充满活力的开学氛围。新学期有哪些新变化,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报道《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迎来新学期》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01
以抗战精神为主题开启“开学第一课”
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迎来新学期,多地以抗战精神为主题开启“开学第一课”。江西、河北等地将课堂搬进了红色旧址、烈士纪念馆,让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福建、贵州等地组织学生走进影院剧场,沉浸式感悟烽火岁月;广西、江苏等地则以“抗战老兵讲故事”等形式,弘扬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02
新学期历史新教材充实抗日战争史内容
修订后的八年级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充实了抗日战争史内容。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不仅通过杨靖宇、赵一曼、佟麟阁等一批抗日英雄的光辉事迹,带领学生们深切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壮阔历程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更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中,专门设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子目,以具体史实为依据,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政治领导、战略指引、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
教育新政策推进实施
01
学前一年免保教费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02
普高中职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提高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去年的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今年的2300元;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去年的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今年的2300元。
安全护航开学季:
01
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
今年入汛以来,甘肃、河北等地部分学校因汛情不同程度受损,各地倒排工期,确保受灾地区学生如期开学。
近日,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镇六道河小学的学生们按时返校,干净整洁的校园,粉刷一新的墙壁,窗明几净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让孩子们眼前一亮。今年入夏以来,受台风及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河北省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4个市18个县(市、区)的293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共涉及在校生20.5万人。洪涝灾害发生后,河北迅速行动,为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确保灾后地区学校能如期在原址正常开学。
02
多措并举开展校园餐、教辅、校服三项治理
今年,教育部以“校园餐”、教辅、校服三项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基层教育生态净化。新学期,各地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举措。目前,重庆市实现了中小学食堂全部自主经营,推行“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各区县主管部门还建设了采购数字化平台,“阳光供应链”接入1175家企业,实现全流程追溯。截至目前,在校园餐管理方面,全国中小学食堂供餐率达70.75%,其中,自营食堂占比85.24%,“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在斩断教辅征订利益链方面,90%以上的省份已划定纪律红线。湖南省出台了中小学教辅征订“十个严禁”,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订购教辅,并对省内14个市州随机抽取的32所中小学校的教辅材料征订情况进行突击暗访检查。
在规范校服采购方面,教育部印发了《全国中小学利用购买校服谋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31个省份全部制定省级实施方案,29个省份出台省级管理办法。四川省推行“校服管理信息化+家长全程参与”;浙江省温州市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有效遏制“以次充好”“强制购买”等问题。
课程内容“AI+”“体育+”
01
普及人工智能通识课
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天津、杭州、西安等多地发文明确:在中小学各学段探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其中北京市将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覆盖,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02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新学期,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在多地继续深入推进实施。近日,广西发布通知,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严禁拖堂挤占学生课间时间”纳入中小学体育工作新标准。
来源 | 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教育报》等
你好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