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讲道理时,孩子哭闹不听该如何做最好?
孩子情绪起来的时候,就是天王老子来讲道理也不行。
尤其当孩子的不良情绪源头是你的时候,你再逼逼叨叨,只会让他更加伤心。
孩子的很多不听话,源头都是父母,他们像所有受到压迫的大人一样,在用自己的方式提出反抗。
你想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高喊:
“我不听我不听!”
你继续讲,孩子开始哇哇大哭,仿佛天崩地裂。
于是你更加愤怒:
“你哭什么哭?为什么不好好听话!”
法国教育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莎认为:孩子的行为,即使是最极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那种,也是为满足自身成长服务的,孩子的那些恼人行为,实际上在为自己争取主动权。
我儿子3岁的时候,有一次宝宝姥姥跟我说:
“我管不住他,一管他,他就开始踢我打我挠我。”
我追问:“他为啥发这么大的脾气?”
姥姥给不出更多细节,只是说:
“就是爱发脾气,爱打人,你得管管他!”
对姥姥来说,发脾气、打人就是问题本身,但我认为发脾气是孩子面对复杂情况给出的一种应对方式,实际上并不是他真的喜欢发脾气、喜欢打人,而是在通过这种极端方式争取权利。
所以我让她仔细回忆孩子上次发脾气的原因。
“我不让他拿剪刀。”
我继续追问细节:“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拿剪刀呢?”
这下她终于有话可讲:
“当时他要打开水果麦片的袋子,但是用手撕不开,他要拿剪刀自己剪,我怕他剪住手,就不让他拿剪刀。”
你瞧,当事情发生时,我们都更加倾向于凭直觉处理结果,而不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孩子的情绪会起来,为什么孩子在明知道剪刀很锋利的情况下,依然非要拿?
儿子发脾气真的是因为姥姥不给剪刀吗?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这小子已经3岁了,撕不开水果麦片的袋子,而桌子上放着剪刀......
答案呼之欲出:
他只是想要模仿大人拿剪刀剪开包装袋!
他是在测试自己的能力!
这才是儿子真正想要的东西,他确实想要拿剪刀,但他更感兴趣的是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
姥姥不明白的是,对小外孙来说,用剪刀剪开袋子,吃到水果麦片确实是他想要的结果,但是使用剪刀才是他为测试自身能力而设定的一个实践性目标,他想要测试自己的身体是否像大人一样控制剪刀。
如果真的理解孩子,我们便可以做出这样的回应:
“哇,你好厉害,能想到用剪刀来剪包装袋,好厉害!我们也知道剪刀是一种危险的工具,有可能会伤到自己的手,但是我相信你能够小心翼翼地学习如何使用它,来,咱俩一起试着剪开它。”
大手握小手,以孩子的力量为主导,大人用手控制刀锋方向,让孩子感受力矩工具的魔力:用极小的力量,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效果。
这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体验!
相反,如果你像姥姥一样,一边阻拦他拿剪刀,一边讲着“剪刀危险,小朋友不能拿剪刀”的大道理,孩子不恼才怪呢!
所以呀,在你开口讲道理之前,请先思考一下,孩子到底为什么犯错,他做出不当行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想清楚之后,或许你就不会再想给他讲干巴巴的大道理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