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孩子上小学后,要每天辅导作业吗?”
家有两娃的老母亲,对于这个话题,稍稍有点心得:非必要,不辅导。
一辅导孩子作业,日常情绪稳定的大人,很容易就变得“崩溃、暴躁”,亲子冲突升级就在一瞬间。
如果想要这样的结果,那就辅导吧。
坐标上海。
一般情况下,低年级的小学生是没有书面作业的,有也是口头作业。
所以,一二年级,不太需要辅导。除非家长自己给孩子额外加了其他的任务,那些任务超出了孩子当下的学习进度,那就可能需要辅导下。
就算是口头作业,也有超出孩子当下水平的时候。
我家老大的小学低年级没辅导过,老二“辅导”了一学期,老母亲感觉快要崩溃。
确切地说,老二的“辅导”不算“辅导”,而是“标注拼音”。
老师当时的口头作业,很多的字都是课外的,就算我家老二当时的识字量还可以,也有很多不认识的字。
那些下发的儿歌、语句,都需要背下来,没办法,老母亲只能在老师布置的那一刻,打印、标拼音。
整整标了一个学期,哪怕只是这一件事,老母亲都觉得繁琐。
比起辅导孩子的作业,这件事其实更重要:习惯的养成。
这里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像每天回家之后,要做些什么,做的时候,需要怎样的状态,都需要养成。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准备好次日的学习用具,这些都需要孩子来完成,而不是家长代劳。
举个很小的例子。
老二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们准备不同的文件袋,装不同科目的书本、练习本。一个学期过去,单单这一条,一个班的孩子,能做好的可能就2、3个。
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还让老二教同学们如何把书包整理得越快越好。当时老二和老母亲提到的时候,老母亲是有点疑惑的,按文件袋装书,这一条,不是一年级开学之初老师的要求吗?
怎么一个学年过去,反倒要老二分享如何整理书包?
别看这一小小的习惯,做得好,书包就理得好。书包整理得好,在学校能节省很多的时间,拿书快,理书快,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找东西。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候是会反哺学习。
还有一个习惯,如果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养成,那就在上小学时补上: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因为我家两娃都是书迷,所以没有什么的困惑。但见过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年级烦恼到现在的三年级。烦恼什么?烦恼自家孩子不爱阅读,一翻开书就各种姿态,关注点唯独不在书上。
如何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话题展开,有太多话可说,过去也分享过相关话题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提供给孩子足够多有意思的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远比辅导孩子作业重要得多。
不管哪个孩子,从他们上学的第一天起,老母亲就对他们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学习上的事,非必要,别找我。
辅导作业?更是能省则省。
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我家上初中的老大,给了她的答案。
前段时间,聊起其他的话题,老大第一次表达了对老母亲这样做的看法:虽然看起来挺冷漠的,但是,是对的。
我家老大为什么觉得是对的?
因为她从自己和同学的身上,看到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差别。
而那些差别,是老母亲的“不辅导”,给她带来的成长。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