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科也就211而已”,985博士生手握SCI,参加秋招却当场被拒
开心田螺
2025-10-15 15:52:02
0

学历是求职者必不可少的 “敲门砖”。特别是大型企业招聘,好多都把 985 高校本科学历当成硬性门槛,这就是筛选简历的头一道关。

每年秋季招聘高峰期,应届毕业生和往届生都一股脑地加入求职大军,不少企业用人标准也跟着水涨船高。

除了学历和专业对口这些基本要求,综合素养、实习经历、语言能力啥的,也都成了重要考察因素。

有些企业面试的时候,还老问一些跟岗位没关系的问题,像高考成绩、英语四六级分数、研究生怎么考上的,甚至连父母职业都要问。

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好多本科毕业生就选择继续深造,想着通过考研或者读博来提高学历竞争力。

尤其是那些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他们心里清楚自己找工作没什么优势,就盼着能通过提升学历实现职业突破。

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西安交通大学有个制造类专业的硕士生,想着自己名校硕士,专业技能也扎实,找工作应该挺顺利吧,结果求职过程中到处碰壁。

他发现现在企业招聘门槛高得吓人,比考研、高考都难。

HR 不光看最高学历,还揪住高考成绩、英语水平、升学方式这些不放,甚至家庭背景也要打听。

更让他郁闷的是,经过这么严格筛选的岗位,年薪还不到 20 万,这和他预期的差距太大了。

而且面试的时候净问些无关问题,他感觉自己都没被尊重,就开始怀疑这工作到底值不值得自己付出。

西安交大电子信息专业有个博士毕业生,秋招的时候也遭遇了打击。

他可是 985 高校的,专业热门,学术成果也厉害,有一篇 SCI-Q1 论文和一篇 CCF-A 类论文,按说在就业市场上应该很抢手吧。结果面试的时候直接被拒了。

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 HR 态度的转变。

HR 一听他本科是 211 院校的,态度立马就冷淡下来,还直说 “本科只是 211,有点难办”,这明显就是嫌他 “第一学历” 不够好。

这博士生觉得特别委屈,最后气呼呼地走了。

好多 985、211 高校的硕博毕业生都反映,就算自己学术成果很突出,也会因为本科背景一般,在招聘的时候接连受挫。

为啥会有这种 “第一学历歧视” 的现象呢?

求职的人太多了,他们每天收到上千份简历,根本没时间仔细看每一份简历里的 SCI 论文内容和研究成果。用本科学校来筛选,那是最省事的办法。

高考作为全国统一标准的选拔考试,在相同的考试规则下,分数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抗压能力,这种 “一考定出身” 的模式,至少在形式上避免了后续升学中可能存在的 “人情干扰”“保研操作” 等不确定性,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第一学历成了 “最干净” 的能力证明。

但这种 “公平” 其实藏着不少漏洞。

不同省份同样分数都到不了一个院校,有些地方你这个分能上 211,但到有些省份只能在一本里挑挑拣拣。

高考录取的地域差异,本身就让第一学历的 “公平性” 打了折扣。

高考可能招了不少 “刷题手”,这些人或许应试能力强,但科研、实践能力未必突出。

反之,很多高考失利的学生,靠大学后的拼劲发表十几篇高质量论文,这种成长难道不比 “第一学历” 更能体现真实能力?

但对很多企业来说,SCI 论文只能证明学术研究能力,可他们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会跟客户打交道、能管理团队的人,这两种能力差别挺大的。

有些公司 HR 甚至直接说 “SCI 我们看不懂,也用不上,但本科学校我们还是能看明白的”。

但这种只看出身的招聘逻辑问题可不少。它完全忽略了个人成长、努力和实际能力的差别。

好多学生高考没考好,但在大学努力学习,实现了学术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可这些努力都被 “第一学历” 给埋没了。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人才,破坏社会公平,助长了 “一考定终身” 的错误观念,搞得好多年轻人陷入学历内卷,没完没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口区湖滨新区幼儿园开展地震应... 为提升全体师幼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师幼生命安全,10 月 14 日下午 3 时,河口区湖...
一高中给学生吃隔夜米饭,“剩菜...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山东烟台市中英文高级中学食堂存在用隔夜米饭做蛋炒饭、“剩菜兑水”等问题,引发广泛...
高中生独创“二维码”字体,一笔...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名”。一手好字,不仅是一个人心性和门面的代表,更能让人加深印象。尤其在考试...
纪老师精品课堂:高考语言文字运... 需要课件的,请使用下面的下载链接自行下载 ...
青年夜校加开秋季班场次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钟淑婷 本报讯 10月11日,秀洲区青年夜校秋季班嘉兴南...
【九图有声】“快乐读书吧”经典... 快乐读书吧 经典集结 给孩子的文学启蒙故事 童年的阅读,是照进心灵的第一缕光。它带孩子穿越时空,结识...
90%家长都做错了!北大学长的... 最近《欢乐家长群2》正在热播,剧中辅导作业的场景,总能让爹妈们看着看着就感叹“这不就是我家吗”。现实...
夸出孩子内驱力的万能公式 “你怎么又要催才写作业?上次夸你写得好,白夸了?”“刚夸完你收拾玩具,怎么今天又扔一地?”不少家长发...
西京学院: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 近日,西京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让饱满浓厚的爱国情感播洒在西京园的每个角落,呈现出一堂深刻生...
国考年龄放宽,35岁+的职场人... 国考年龄放宽,35岁+的职场人迎来"第二春"?中年转体制的机 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的松动,如同一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