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读研路上
你是否也曾遇到
科研探索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惑
时间管理的难题、集体协作的挑战
毕业就业的迷茫?
为了让大家在研途中
少一些困惑,多一份坚定
我们焕新推出
“研途心语”专栏🌈
在这里
辅导员老师将针对
研究生同学们日常学习
科研中的共性话题
给你实操指南
助你拆解难题,陪你温暖同行
愿每一位追光者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在研途路上
步履铿锵,向阳而行☀️
本次,我们邀请到
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万喃喃老师分享~
《万喃喃:毕业与就业,努力寻找从容不迫的成长节奏》
在秋招高峰期,研三的小李同学找到我,向我咨询,“老师,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12月的国考,错过了一些优质企业的招聘机会,毕业论文也还没有成型,还有大半年就要毕业了,我现在好焦虑,不知道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办?”
小李同学的困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沉溺于情绪,迅速整理思路,持续采取行动,细化阶段目标能够有效改变她的现状。她的经历也提醒了广大研究生同学们,毕业与就业是贯穿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两条主线,如果入学之后能够尽早做好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保持心理弹性,最终必将实现双丰收。
以大多数研究生专业为三年制来划分,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大致可以依托每个学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些专业为二年制的同学,各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时间会更短,学习和求职的节奏也会更加紧凑。
1
研一阶段:打好基础、提早谋划
在研一阶段,大部分同学的课程都比较多,不乏从早八上到晚八的密集课程安排,有些跨专业读研的同学还需要增加一些专业课学习。常常有同学觉得自己没有本科阶段那么容易脱颖而出,总有同学做的pre让人耳目一新,总有同学交的作业让人暗暗惊叹。面对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更优秀的同学群体,这正是一个知识快速积累和学习能力加速提升的阶段。研究生同学集中精力完成好课程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更是为了构建起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并初步酝酿出论文选题方向,为后续的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部分研究生同学在本科阶段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实习经历。在集中精力完成课业之余,可以通过回顾和分析自己以往的实习,提炼出排除项或者精进项,排除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精进自己想要就业的领域,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目标和需储备的职业能力,进而制定出符合个人特点的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动态,积极参与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如招聘会、企业参观等,以便尽早接触职场信息,为未来的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研二阶段:双线并行、深入准备
研二阶段学习的重心围绕毕业论文开题,积极主动向导师请教非常关键。不要担心自己的学术想法不成熟而没有勇气和导师交流,不要因为想晚点再启动论文写作计划而回避导师组会。只有充分、积极和高频地争取与导师交流的机会,才不会沿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导师的及时纠偏能为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和论文写作的科学性提供重要指导。毕业论文顺利开题犹如一座房屋已经搭好了结实的框架,能够大大减轻研三阶段的学习压力,为研三求职预留出充裕的时间。对于有读博计划的同学,研二阶段需要积累起自己的科研成果,如将研一阶段的高质量课程论文逐步发表。
与此同时,研究生同学可能会陆续分化为考试族和应聘族,分别以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参加各类企业应聘为求职目标。就外部环境来看,优质岗位的竞争日趋激烈,就自身情况看,需要降低自我认知的模糊性,尽快明确自己求职的核心目标,并做好考公考编失败后的求职预案。考试族同学收集往年的考试信息,积极参加学校相关的信息讲座和往届考试成功同学的经验分享。应聘族同学最好能够进入目标企业或者相近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未来发展重心,一方面不要轻易放弃,任何过程都会比较辛苦,另一方面,如果发现原目标“看上去很美”,但并不符合自己希望获得的生活方式,或者与自身能力特长匹配度较低,就需要及时调整目标,以免最后的求职变得被动。
3
研三阶段:明确目标、全力冲刺
研三的论文写作会经历反复打磨和细节优化阶段,时不时会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经过资料的再丰富和思路的再调整,似乎窥见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过程往往会反复出现几轮,直到文本基本完成。此时,论文各级标题是否蕴含了鲜明的观点足以让评审老师快速判断你的论文价值,论文参考文献是否规范合理不至于引起学术不端等等细节都需要精益求精。如果论文送审万一没过,情绪不免沮丧,但还是赶紧振作起来吧,抓紧时间修改还是有希望赶上当年毕业。
进入研三后,秋招是一个关键时期,一些用人企业的招聘节点在不断提前,研究生同学争取获得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录用通知作为“保底”。如果秋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是考公考编未能成功,次年的春季招聘不可错过。青年人面临的职业生涯会很长,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可能性,先就业再择业,如把握好应届生落户上海的机会,可以减少今后解决类似问题的时间成本。
在学习生涯中,研究生同学们还需警惕可能出现的行动误区。第一,忽视学业影响毕业。有些同学会过于关注求职活动,参与过多实习而在学业上投入精力不足,甚至逃课去实习,最终无法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而延期毕业。虽然临近毕业时较早拿到了工作offer,但因为无法取得双证,就业机会只能放弃。第二,盲目跟风缺乏主见。有些同学倾向于完全听从家长或朋友的意见,没有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往往忽视自身适配性,频繁在职业选择间跳跃,虽然实习经历较多,但实习内容分散关联度较低,未能形成求职时的优势竞争力。第三,缺乏主动探索意识。有些同学仅关注校内发布的就业信息,对校外企业直接发布的实习就业机会了解不足,被动等待的结果往往弱于主动争取的结果。第四,拟定好了计划但执行乏力。受习惯性拖延和完美主义羁绊,导致任务积压完成拖沓等。
小李同学最终顺利毕业,入职了一家国企。做好规划的最好时机也许是研究生入学之初甚至更早。除此之外,也许也是当下,因为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思考也许能更快获得答案,更快获得心仪的结果。
作者信息

万喃喃
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新闻学博士,副教授,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18年,负责学院研究生党建和宣传等工作。
个人曾获2023年第六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案例三等奖、2021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2020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活动二等奖等荣誉;并获得上海大学十佳辅导员、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