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必须严格遵照招生章程,的确不符合程序正义时,不可轻言通融
近日,重庆市民黄先生反映,其儿子孙某某是2025年应届高考体育特长生,高考后被遵义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录取。没想到入学不久学校体检复查时,儿子被查出色弱遭到退学,而高考时的体检显示是正常的。

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却因为体检问题又遭退学,搁谁身上,都是一件难以承受的痛苦事情。有必要好好问两个问题:为什么?怎么办?
体检结果之所以出现差异,有人分析,是因为有的地方做色弱检测时,仅依赖单一色盲卡,未结合动态色觉测试。而高校复查,一般会采用更严格的医学标准。设备差异、操作不够规范严谨等等,都可能出现高考体检正常、而大学复查出问题的现象。
2024年,巫山县人民法院就曾审理过一起类似案子。小高(化名)参加学校组织的高考体检未查出问题,但被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顺利录取后,在新生体检中被确诊为色弱。按照学校招生章程规定,小高无法就读该专业,又不愿调剂专业,选择退学复读。法院判处高考体检指定医院赔偿其生活费、房屋租赁费4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黄先生儿子的情况,是否也完全因体检机构的疏忽导致,现在还不得而知。不管黄先生一家后续是否走司法渠道讨要真相和赔偿,相关部门都有必要调查清楚。
如果是体检方的问题,让其赔偿当然是必要的,更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明确高考体检机构的流程和标准。查出一个学生是不是色弱,并不需要多难的高科技,体检方稍微多投入一点精力、或者更换一下设备,就可以做到。
除了完善体检标准,不少人还表示,对这些已经被大学录取的学生,如果他们在体检问题上是无辜的,直接退学是不是太过残忍?事实上,当事学校也并不是没有努力。遵义医科大学招生办表示:“孙某某是体育考生,和普通批学生不一样。我们学校有两个体育类专业,但这两个专业对于色觉都有要求,所以他不能转专业,只能安排退学。”
不让无辜者承受不必要的代价,是教育应该秉持的善念。但是,高校招生必须严格遵照招生章程,的确不符合程序正义时,不可轻言通融。当务之急是查清事实真相,以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而不是让高校来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