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不是官 管理不靠管
——听汪志广老师讲座心得
作者|马书珍(河南省 开封市尉氏县建设路小学书记、校长)
转弯遇上好风景,人生盲盒开惊喜。汪志广老师的课安排在2025年10月14号下午14:30,班主任胡祥老师13:26分发信息告知大家,“今天上课提前至14:00,授课专家汪老师已经在教室等候大家了,请准时到教室上课”。我和室友看到信息时已经13:45了,室友边收拾边发牢骚:“一看题目 《校长领导力的发挥 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力》都知道这节课没意思,咱俩看具体情况吧,不行咱就溜号。”结果却是狠狠打脸。

汪志广的课堂,是智慧自然流淌的地方,也是笑语此起彼伏的所在。轻松中蕴含着深度,幽默里闪烁着真知。教育与管理的高阶思维,高明想法,在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如细雨润物,悄然传递。他仿佛一盏行走的聚光灯,不耀目却自带引力,将每一道目光汇聚;他口中的那些道理、方法与技巧,就如光中跃动的粒子,在每一位学员心中留下明晰的印记。

汪志广说的不是浮于表面的大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经验,朴实、有用、易操作、好落实、能见效。他讲的,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只有可学可做的路径。只要你愿意跟随、践行,改变自会悄然发生,成效也随之清晰可见。在聆听汪老师的讲座之前,我对学校管理的理解更多是模糊的感性推演:总以为“我对老师好,老师就会对学生好,学校自然就会好”。至于背后的逻辑与究竟,我从未往深了想,也不知道该咋想,更说不清楚。
汪志广的培训给了我系统而深刻的指引和提醒。让我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高度,想到了以前没琢磨过的深度,也体会到了以前没悟到的境界。让我能换个角度,更客观、更全面、更透彻地看学校,看老师、学生和家长,也看学校管理这件事儿。

人在山外觉山小,人进山中知山深。我目前工作的学校有教师139名,学生3019名。2023年7月我因轮岗由原来的滨河路小学轮至建设路小学。滨小是一所农村小学,建小是一所城镇小学,我见证了滨小由126名学生到2869名学生,学校、师生一步步不断成长的过程,学生守纪律、有规矩,老师敬业、勤勉,同事间的感情与默契不言自明。来到建小的第一天,是暑期托管服务期间,学生放学上学没有路队可言,一群一群就像放羊,几乎没人穿校服,根本不像一个老牌的城镇学校。当时就失望至极,怎么办,满眼看到都是问题:校容校貌、卫生、纪律、行为习惯……想一下子改变、解决所有问题,习惯成自然,他们已经习惯了,已经不觉得那是问题了,没有觉得哪有问题,根本不需要改变,难以想象工作时阻力何其大,收效何其微,事倍而功不半。讲座中汪老师讲到, “校长到了一个学校主要责任是要谋发展,带领学校有所发展的,不是去忙于解决问题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它存在的土壤,如果你不具备改变土壤的能力就不要妄自认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找准学校的一个点,团结一批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同事,做好规划与设计,描绘出成功后的愿景,同时还要给予大家一定的认可,不能够只功成而名不就。这时候校长就要扑下身子,和那一小部分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去突破去发展,一步步实施计划。让找准的赛道一路繁花,让它足够夺目足够耀眼,足够芬芳,这时学校的凝聚力自然汇聚,这时在实行任何计划几乎无往而不胜。回首看自己这两年来走过的艰难历程,真是跋山涉水,困难重重,假如早日听到汪老师的讲座,我能够避开多少麻烦与弯路呀!

汪志广的课堂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他还讲到:学校不是衙门,不是军营,也不是公司。校长不是“官”,管理的核心在“理”,不在“管”;推动工作靠的是“带头引领”,不是“下命令”。作为校长要尊重宽容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劳动、独特性和创造性;宽容教师的过失、差异、批评和指责。教师才是教育的关键,真正决定课堂的并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到了学校,教师便决定了一切!作为校长要引领教师发展,要善于培养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这些观点,如光骤亮,照见我从前未曾看清的路。以前不管是其他副职还是中层来问我某事应该怎么办时,我总是不由自主的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答案。他们只需按我说的做,至于出现问题都与他们无关,事校长做的决策,出了问题当然是校长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是置身事外。自从听了汪老师的课,我就告诫自己,他们又来找背猴子的了。现在只要有人来问我就反问,您觉得呢?您有什么想法?您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怎么能够解决这个关键点?……原来他们一个个都很厉害,都有好几把刷子,每个问题在他们心里已经早有谋划,只是缺少几个问号的追击。感觉自己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对学校的人、事、物也清晰了很多。

真庆幸能在学习的路上,遇见汪志广老师这样的引路人。感谢河南省教育厅安排这次培训,感谢北师大请到汪老师为我们授课,感谢汪老师,以幽默为灯,以智慧为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管理的理解,也点燃了我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作者简介: 马书珍,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建设路小学书记、校长;曾先后获开封市文明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平安校园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从教以来在市优质课及教学设计中获奖十余项;撰写的论文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六项,其中一篇被《时代教育》杂志刊登并评为一等奖;获市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国语文朗读一等奖,全国少先队活动资源包评优特等奖;主持并完成省级研究课题两项,主持、参与完成市级课题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