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璧县关工委立足灵璧实际,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彰显关工工作时代特色。
“红色谱系进校园”。编写《灵璧青少年红色教育读本》,组建“五老”红色宣讲团,通过“党史报告团+红色歌咏比赛+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红色征文”四季套餐模式,全年开展活动200余场,覆盖学生10万人次。特聘《长津湖》作者王筠为红色教育指导员,举办专题报告会2场,引发青少年强烈共鸣。
“大墙内外关爱站”。联合司法部门在19个镇建立关爱分站,为169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档立卡,通过“线上亲情连线+线下帮扶解困”,帮助31名子女解决入学、生活困难。禅堂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含亮帮扶服刑人员子女杨某考上大学的事迹被《安徽日报》报道,成为“用法施爱、护苗成长”的生动案例。
“老骥故事汇”文化传承。游集镇关工委组织16名“五老”挖掘本地民俗、红色故事,每周六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全年举办16期,受众2万人次,获评“安徽省基层文化创新案例”。
“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整合气象、应急、科协等资源,建成集“少年科学院、防震减灾馆、流动科技馆”于一体的科普基地,免费开放以来共接待学生3万人次。
“青创空间”青年创业孵化器。广邀创业青年入驻,有效聚集能人。已入驻青年伙伴团队16家,创业青年300余人。成立“青创联盟”实施“同行同行”,分设6个行业“青年联合社”,形成抱团态势,成为“共富合伙人”。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参与青年达2800人次。
(马东义)
上一篇:2025秋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真题圈陕西名校练考试卷(电子版可打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