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驱动不是对抗人性,
而是合理地利用人性,巧妙地战胜享乐与懒惰。
很多读者经常问我:“有些孩子怎么这么自觉,这么努力?”
今天自己就分享一位妈妈的经验,值得各位参考(分享用第一人称)。
其实,孩子的内驱力不是天生的,是一步步用耐心和方法养成的。
学习本就是反天性、反欲望的事,所以才难。
但人的本性还有另外一个特质,就是渴望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个特质同样强烈。
1
给孩子设定“微不足道”的目标人都喜欢简单容易做到的事儿,孩子更是如此。
给孩子设立一个特别小的目标,小到她想偷懒都不好意思的那种。
比如,我女儿记英语单词,我从来不要求她一次记太多,每天5个单词就够了。
她觉得简单,很轻松就完成了,每天晚上再给她一个大大的表扬。
长期坚持下来,会产生惊人的复利效应。
时间久了,她自己竟然主动要求增加到10个。
目标简单,完成的喜悦感才会源源不断,孩子才会持续向前。
2
相信孩子是“特别的”相信的力量远比批评强大得多。
我经常暗示我女儿,她很有天赋,只要稍微努力一点,未来一定会非常厉害。
有一次她英语考砸了,她特别沮丧。我没有责备她,而是告诉她:“这次成绩不理想很正常,因为厉害的人总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我们很快能想办法克服它。”
她很快振作起来,主动去找老师补习错题。
当孩子相信自己特别,才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3
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有段时间我女儿总是磨蹭,起床后什么都想干,就是不愿意读书。
后来我发现,问题是她没有清晰的目标和习惯。
我给她定下一个目标,每天早上起来大声朗读一篇课文,录个视频给我看,完成了就奖励她最喜欢的冰激凌。
这个小习惯坚持了一个月,她早晨读书已经成了条件反射,连周末都忍不住要读一读。
一次只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别让孩子太累了。
4
让孩子享受兑现承诺的快乐孩子天生不喜欢被逼着做事,但特别喜欢自己掌控的感觉。
那就让她自己定计划,然后帮她严格执行。有一天我女儿特别不想写作业,想偷懒。
我跟她讲:“你可以不写,但这是你自己昨天定好的计划,兑现承诺会让你感到更快乐。”
她犹豫了几分钟,最终还是拿起笔认真写了。
当晚她睡觉前跟我说:“妈妈,我发现兑现自己的承诺真的挺爽的。”
人只有见证过自己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才会愿意主动征服享乐和懒惰。
5
允许孩子失败,但绝不允许她放弃我从不苛求女儿每次都做得完美,甚至允许她偶尔摆烂。
但每次遇到挫折时,我会陪着她冷静分析问题,鼓励她重新开始。
之前她数学错题特别多,情绪一度很低落。
我没责怪她,只跟她约定每天花30分钟专门攻克错题,一道题就奖励一块钱,她重新燃起斗志,慢慢也不再惧怕错题了。
失败不可怕,放弃才真正可怕。
耐心陪伴孩子重新站起来,她一定会越来越强。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爱上努力,享受挑战。
写在最后
我们相信一件事:
孩子的自律从来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用爱、耐心和智慧一点点激发出来的。
这条路或许不容易,但只要你坚持,孩子终究会活成我们期望的模样。
孩子的内驱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耐心引导和有效的方法来激活。
补充:对孩子的情绪管理优先于知识本身 ,我们要保持孩子情绪稳定向上,让她始终处于更好的学习状态中,确保学习任务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