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对此,你怎么看?
【大成教育解析】
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不能推动工作、不能产生半点生产力,还会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不是为了摆摆样子、拍拍照片,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才是最终目的。急难愁盼在哪里呢?答案在群众中间。
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塑像目光坚毅望向远方,眉头微微皱起。1927年,33岁的毛泽东尽管“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却发现自己对农民运动的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于是,他冒着深冬的严寒回到家乡湖南,辗转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寻找答案。历时32天,行程700余公里,一万七千余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调查研究的经典。
回望百年奋斗史,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刚刚过去的2023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形式主义连根拔起,调查研究这棵大树就会枝繁叶茂、果硕实丰,就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
第二题:为办好民生实事,增进人民福祉,深入落实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的决策部署,市政府打算成立专班,聚焦住房保障、交通出行、教育医疗、通信水利等重大民生问题,开展惠民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领导安排你作为活动的负责人,你认为工作重点是什么?
【大成教育解析】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一,明确任务是重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管理清单,提高项目管理精准度。明确各领域推进实施的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资金清单、政策清单。
第二,组织协调是重点。组织市直各责任单位按计划全力推进,分工负责,同时积极向市级主管部门协调对接,争取政策支持。
第三,压实责任是重点。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强化督导调度,健全完善督办机制,督促相关部门、绷紧思想这根弦。
第四,奖惩结合是重点。平时做好考核、排名、通报等工作。定期开展现场督查,在督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月对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和通报、对排名靠前的单位进行表彰激励,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习近平主席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开展好民生工程,也就温暖了群众的心。
第三题: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村里打算开展整村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造试点,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有村民担心自己家的良田会变坏田,不愿意配合工作。假如你是本项工作的负责人,你会怎么劝说村民?
【大成教育解析】
“小田变大田”旨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对村民的顾虑:
第一,思想动员。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宣读《安徽省“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耐心讲解小田变大田的好处,打消村民思想顾虑。
第二,实地参观。带领村民到已经推行小田变大田的邻村实地参观,切身感受改革后的变化,尤其是让那些已经受益的村民现身说法。
第三,科学管理。合理规划沟、渠、路、坎等,提高田块归并程度,改造提升田间灌排设施,推进土地集中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第四,奖励激励。采取积极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物质激励,对愿意合并土地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与农民签订明确的土地合并协议,确保合并后土地权益得到妥善保障,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说一千,道一万,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农民好,为了乡村振兴好,希望村民积极配合,让惠民政策顺利实施。
第四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村里要对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有三名村支书候选人:
甲:大学生,有知识、有激情,但是缺乏工作经验;
乙:村里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缺乏创新精神;
丙:农业种植能手,但是对乡村产业发展缺乏认识。
你认为该选谁来当村支书?请详细说明理由。
【大成教育解析】
三位候选人各有千秋,综合考量,我建议由甲,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大学生来任村支书。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有知识。大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知识、新观念。
二是他有活力。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充满热情,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三是他有能力。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很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
四是是他有理想。这位大学生愿意把农村发展当成事业去做,能够积极主动履行好大学生村官职责。
各位考官都知道广西扶贫干部黄文秀,法学硕士毕业后,她放弃众人梦寐以求的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回到贫瘠的大山,助力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这就是任用大学生党村干部的典型例子。至于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实情,可以考虑把乙、丙已吸收到村干部班子成员中来,辅助大学生开展工作。让大学生担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是人才振兴的重要形式,必然给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思路。
2023年4月9日
(4 道题 20 分钟有题本)